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评价研究

1 前言第1-10页
2 济阳坳陷区域地质基本情况第10-14页
   ·济阳坳陷构造概况第10-11页
   ·地层第11-12页
   ·构造特征第12-14页
3 东营凹陷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现状第14-17页
   ·构造简况第14-16页
   ·地层第16页
   ·东营凹陷勘探和开发现状第16-17页
4 东营凹陷烃源岩研究现状与主要研究方法第17-28页
   ·东营凹陷烃源岩研究现状第17-20页
     ·优质烃源岩层位第17-18页
     ·济阳坳陷烃源岩平面分布第18页
     ·东营凹陷烃源岩非均质性第18-20页
   ·国内外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技术第20-27页
     ·烃源岩的测井识别方法第20-23页
     ·烃源岩的地震识别方法第23-25页
     ·烃源岩的地层层序预测法第25-27页
   ·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5 烃源岩研究方法第28-47页
   ·东营凹陷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TOC)评价标准第28-32页
   ·烃源岩评价的△LogR 方法、原理第32-34页
     ·△LogR 方法、原理简介第32-33页
     ·△LogR 方法运用第33-34页
   ·东营凹陷牛38 井烃源岩的△logR 方法计算第34-45页
     ·牛38 井数据情况(表5-5)第34-35页
     ·计算结果第35页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第35-36页
     ·计算结果与岩性和测井曲线响应的关系第36-38页
     ·△logR 方法在牛38 井其他井段和牛24 井的情况第38-43页
     ·牛38 井烃源岩评价第43-45页
   ·主要结论第45-47页
6 优质烃源岩和有机质富集层的空间展布第47-69页
   ·优质烃源岩类型第47-54页
     ·油页岩组合第47-48页
     ·油页岩—泥(灰)质岩组合第48-49页
     ·泥灰岩—灰质泥岩组合第49-53页
     ·本节小结第53-54页
   ·优质烃源岩分布与构造坡折带的关系第54-58页
     ·优质烃源岩分布与构造坡折带的关系第54-58页
     ·本节小结第58页
   ·优质烃源岩分布与沉积相和层序的关系第58-63页
     ·优质烃源岩分布与沉积相和层序的关系第58-63页
     ·本节小结第63页
   ·优质烃源岩分布与地震相的关系第63-68页
     ·优质烃源岩分布与地震相的关系第63-68页
     ·本节小结第68页
   ·优质烃源岩分布预测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黄梓醇提取分离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碱性无氰镀锌添加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