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行政法论文

行政受益权研究

前言第1-9页
第一章 行政受益权概念范畴探讨第9-18页
 一、行政受益权如何构成权利?第9-12页
  (一) 行政受益形态的发展第10-11页
  (二) 公权利标准的变化第11-12页
 二、行政受益权根源探讨第12-13页
  (一) 人格尊严和生存权第12-13页
  (二) 特定国家政策第13页
 三、行政受益权的性质和特征第13-14页
 四、行政受益权的体系构造第14-18页
  (一) 行政受益权的体系第15-16页
  (二) 行政受益权的构造第16-18页
第二章 行政受益权的法律渊源与类型第18-29页
 一、行政受益权的正式法律渊源第18-21页
  (一) 宪法第18-19页
  (二) 法律(狭义)第19-20页
  (三)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第20页
  (四) 国际条约与人权公约第20-21页
 二、行政受益权的其他法律渊源第21-23页
  (一) 情形第21-22页
  (二) 问题与前景第22-23页
 三、行政受益权的分类第23-24页
 四、行政受益权典型情形考察第24-29页
第三章 行政受益权上所负担的义务、限制第29-35页
 一、我国制度现状第29-31页
  (一) 来源第29页
  (二) 表现方式第29-31页
  (三) 效力第31页
 二、义务和限制的必要性第31-32页
  (一) 人民主权原理第31-32页
  (二) 确定合适的受益主体第32页
  (三) 防止养成惰民、帮助受益人自立第32页
  (四) 实施特定行政政策第32页
 三、义务和限制应当满足的条件第32-34页
 四、前景构想——降低直至取消义务和限制第34-35页
第四章 行政受益权的实现第35-42页
 一、对应行政主体义务第35-38页
  (一) 制度性保障义务第35-36页
  (二) 具体实施义务第36-38页
 二、正当程序保障第38-40页
  (一) 行政程序的功能、意义和基本要求第38-39页
  (二) 正当程序的功能和边界第39-40页
 三、行政受益权实现的制度建构第40-41页
  (一) 确立受益权人的主体地位第40页
  (二) “灵活正当程序”充分适用,摈弃僵化的形式正义第40页
  (三) 兼顾程序的正义与效能第40-41页
 四、问题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第41-42页
第五章 行政受益权救济制度研究第42-49页
 一、我国行政受益权救济制度现状第42-43页
  (一) 救济途径不通畅第42-43页
  (二) 救济程序不完善第43页
 二、问题根源探讨第43-44页
  (一) 作为方针性条款存在的行政受益权第43-44页
  (二) 我国特定时期立法政策的消极影响第44页
 三、行政受益权救济途径的扩展第44-46页
 四、行政受益权救济制度完善研究第46-47页
  (一) 范围、方式重构第46-47页
  (二) 具体规则构想第47页
 五、其他救济途径探讨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资料第50-54页
 著作类第50-52页
 论文类第52-53页
 法律规范文件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流体聚集对磁性药物靶向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成像的机载双天线干涉SAR系统配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