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26页 |
1 棉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多样性的途径 | 第16-21页 |
·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应用 | 第21-22页 |
·棉田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与亚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和功能的关系 | 第22页 |
·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测度指标 | 第22页 |
·新疆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情况 | 第22-23页 |
2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第23-26页 |
·立题依据 | 第23-25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棉花-小麦-苜蓿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 第26-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调查生境类型 | 第26页 |
·调查方法 | 第26-27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65页 |
·棉田和周围非棉田生境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 第28-30页 |
·棉田和周围非棉田生境节肢动物群落个体相对多度 | 第30-41页 |
·棉田和周围非棉田生境节肢动物各食性类群中不同物种的优势度 | 第41-49页 |
·棉田和周围非棉田生境节肢动物各功能类群中不同物种的优势度几 | 第49-58页 |
·棉田及其周围不同生境节肢动物群落间的相似性 | 第58-6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5-73页 |
第三章 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第73-9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4页 |
·麦棉布局方式选择 | 第74页 |
·调查方法 | 第74页 |
·分析方法 | 第7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4-86页 |
·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棉花害虫亚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第74-78页 |
·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中性节肢动物亚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第78-82页 |
·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自然天敌亚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第82页 |
·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棉花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 | 第82-86页 |
·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主要自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 第86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86-92页 |
第四章 棉田边缘种植苜蓿带和油菜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影响 | 第92-10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2-93页 |
·苜蓿和油菜种植方法及棉田节肢动物调查方法 | 第92-93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9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3-99页 |
·苜蓿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影响 | 第93-95页 |
·油菜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影响 | 第95-96页 |
·有苜蓿带和油菜带的棉田与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的比较 | 第96-9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99-100页 |
第五章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100-11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0-103页 |
·试验处理 | 第100页 |
·调查方法 | 第100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00-10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3-105页 |
·转基因抗虫棉和化学防治对棉花害虫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第103页 |
·转基因抗虫棉和化学防治对中性节肢动物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转基因抗虫棉和化学防治对自然天敌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第10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05-114页 |
第六章 南疆棉区棉铃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第114-1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4-117页 |
·棉铃虫种群发生趋势评价 | 第114页 |
·Bt棉花对棉铃虫的控制效率 | 第114-115页 |
·不同粮食生产模式对棉田第二代棉铃虫数量的影响 | 第115页 |
·棉田第二代和第三代棉铃虫的自然种群生命表 | 第115-11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7-124页 |
·南疆棉铃虫种群发生趋势分析 | 第117页 |
·Bt棉花对棉铃虫的控制效率 | 第117-120页 |
·不同粮食生产模式对棉田第二代棉铃虫卵量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不同粮食生产模式对棉田第二代棉铃虫幼虫数量的影响 | 第121页 |
·影响棉田棉铃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因子 | 第121-124页 |
·影响棉田棉铃虫种群数量的重要虫期 | 第12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24-127页 |
第七章 南疆棉田蚜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第127-1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7-128页 |
·田间蚜虫种群动态调查 | 第127-128页 |
·棉花品种对蚜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 第1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28-132页 |
·棉田蚜虫种群动态消长规律 | 第128-130页 |
·不同棉花品种蚜虫种群动态 | 第130-13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32-134页 |
第八章 南疆地区棉田盲蝽类害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第134-1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4-135页 |
·田间盲蝽类害虫种群动态调查 | 第134页 |
·棉花品种对盲蝽类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 第134-1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35-138页 |
·棉田盲蝽类害虫种群动态消长规律 | 第135-136页 |
·不同棉花品种盲蝽类害虫种群动态 | 第136-13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38-139页 |
第九章 南疆地区棉田叶螨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第139-1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9-140页 |
·棉田叶螨的种群动态调查 | 第139页 |
·棉花品种对叶螨种群动态的影响 | 第139-1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40-142页 |
·棉田叶螨种群动态消长规律 | 第140页 |
·不同品种棉田叶螨种群动态 | 第140-14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42-143页 |
第十章 南疆地区棉田棉蓟马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第143-1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3-144页 |
·棉田棉蓟马的种群动态调查 | 第143页 |
·棉花品种对棉蓟马种群动态的影响 | 第143-1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44-145页 |
·棉田棉蓟马种群动态消长规律 | 第144-145页 |
·不同棉花品种棉蓟马种群动态 | 第14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45-147页 |
第十一章 南疆地区棉田自然天敌数量动态研究 | 第147-1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7-149页 |
·棉田自然天敌种类及消长动态调查 | 第147页 |
·棉花品种对自然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 第147-1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49-157页 |
·棉田自然天敌主要种类 | 第149-150页 |
·主要自然天敌数量动态 | 第150页 |
·不同棉花品种自然天敌数量差异 | 第150-157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57-158页 |
第十二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58-162页 |
1 结论 | 第158-160页 |
2 讨论 | 第160-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74页 |
致谢 | 第174-175页 |
作者简历 | 第175-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