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视角下水权法律制度探析
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水权概念分析 | 第11-24页 |
第一节 水权概念的界定 | 第11-16页 |
一、水权概念的学理观点及评价 | 第11-14页 |
二、水权概念重构 | 第14-16页 |
三、界定水权概念的意义 | 第16页 |
第二节 水权的内容体系 | 第16-20页 |
一、取水权 | 第16-18页 |
二、资源水物权 | 第18-20页 |
第三节 水权的分类 | 第20-24页 |
第二章 水权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4-35页 |
第一节 水权法律制度的哲学基础 | 第24-27页 |
一、传统哲学对水权法律制度的指导意义 | 第24-25页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建构水权法律制度的指导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水权制度的经济学基础 | 第27-29页 |
一、资源稀缺性理论 | 第27-28页 |
二、外部不经济理论 | 第28页 |
三、“经济人”理论 | 第28-29页 |
四、水权法律制度的经济学意义 | 第29页 |
第三节 水权法律制度的法学基础 | 第29-35页 |
一、经济法与市场失灵 | 第30-31页 |
二、经济法与政府失灵 | 第31-32页 |
三、经济法对水权法律制度的指导作用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境外水权制度考察与借鉴 | 第35-45页 |
第一节 境外水权法律制度考察 | 第35-42页 |
一、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水权法律制度考察 | 第35-41页 |
二、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水权制度的借鉴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水权制度的评价 | 第42-45页 |
第四章 水权的流转制度 | 第45-55页 |
第一节 水权交易的一级市场 | 第46-50页 |
一、初始分配水权制度 | 第46-49页 |
二、取水许可证制度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水权交易的二级市场 | 第50-55页 |
一、国外水权交易制度借鉴 | 第50-51页 |
二、水权交易合同及其主要内容 | 第51页 |
三、水权交易的形式 | 第51-53页 |
四、水权转让登记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水权宏观管理制度 | 第55-62页 |
第一节 水权宏观管理的内涵、内容和原则 | 第55-58页 |
一、关于水权宏观管理内涵的界定 | 第55页 |
二、水权宏观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55-56页 |
三、水权宏观管理的原则 | 第56-58页 |
第二节 水权宏观管理体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58-59页 |
第三节 水权宏观管理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59-60页 |
第四节 完善水权宏观管理的法律思考 | 第60-62页 |
一、理顺水权宏观管理体制 | 第60-61页 |
二、合理划分水管理部门责、权、利 | 第61页 |
四、建全水权宏观管理法律体系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申明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