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20页 |
第一编 任意侦查基础理论研究 | 第20-122页 |
第一章 任意侦查概述 | 第20-35页 |
一、任意侦查概念解析 | 第20-28页 |
二、任意侦查基本要素 | 第28-35页 |
(一) 非强制性 | 第28-30页 |
(二) 个人意志自由 | 第30-33页 |
(三) 个人重要权益不受侵犯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国外任意侦查法制概览 | 第35-57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任意侦查法制考察 | 第37-44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任意侦查法制基础分析 | 第37-41页 |
(二) 法国初步调查制度:任意侦查法制的缘起 | 第41-44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任意侦查法制考察 | 第44-48页 |
三、日本任意侦查法制考察 | 第48-57页 |
第三章 任意侦查标准解构 | 第57-99页 |
一、日本任意侦查标准理论研析 | 第57-70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同意”与“自愿”的判断标准 | 第70-81页 |
三、任意侦查标准的构建 | 第81-99页 |
(一) 主观标准 | 第82-89页 |
(二) 客观标准 | 第89-99页 |
第四章 我国任意侦查考察与分析 | 第99-122页 |
一、我国任意侦查现状分析 | 第99-105页 |
(一) 法律层面分析 | 第99-103页 |
(二) 实证层面分析 | 第103-105页 |
二、我国任意侦查制度构建论证 | 第105-115页 |
(一) 构建我国任意侦查制度的必要性 | 第105-109页 |
(二) 构建我国任意侦查制度的现实性 | 第109-115页 |
三、我国任意侦查制度构建展望 | 第115-122页 |
(一) 任意侦查原则法律化 | 第115-118页 |
(二) 任意侦查行为法律要件的列举性法律规范 | 第118-120页 |
(三) 任意侦查行为程序要件的内部规范 | 第120-122页 |
第二编 任意侦查适用研究 | 第122-202页 |
第一章 自愿同行(任意偕行) | 第122-133页 |
司法实务:许春海事件 | 第122-123页 |
一、自愿同行一般原理 | 第123-128页 |
(一) 自愿同行概述 | 第123-125页 |
(二) 自愿同行要件 | 第125-128页 |
二、我国立法与司法现状 | 第128-130页 |
三、我国刑事传唤制度完善路径 | 第130-133页 |
第二章 经同意搜查 | 第133-153页 |
司法实务:美国People v.lam(2002)案 | 第133-134页 |
一、经同意搜查一般原理 | 第134-144页 |
(一) 经同意搜查概述 | 第134-137页 |
(二) 经同意搜查要件 | 第137-144页 |
二、我国搜查制度现状与缺陷 | 第144-148页 |
三、我国搜查制度完善途径 | 第148-153页 |
第三章 任意讯问 | 第153-179页 |
司法实务:日本高轮绿色公寓杀人案 | 第153-154页 |
一、任意讯问概述 | 第154-161页 |
二、任意讯问构成要件 | 第161-168页 |
(一) 权利制衡—任意讯问的权利基础 | 第161-164页 |
(二) 权利告知—讯问任意性的程序保障 | 第164-165页 |
(三) 强制讯问方法的绝对禁止—讯问任意性的基本行为规范 | 第165-168页 |
三、我国侦查讯问现状分析 | 第168-173页 |
四、任意讯问在我国的完全构建 | 第173-179页 |
第四章 任意询问 | 第179-190页 |
司法实务:西安市“11.28”抢劫杀人案 | 第179-180页 |
一、任意询问概述 | 第180-182页 |
二、任意询问构成要件 | 第182-184页 |
三、我国侦查询问缺陷与完善 | 第184-190页 |
(一) 我国侦查询问制度现状与缺陷 | 第184-187页 |
(二) 我国侦查询问制度的完善 | 第187-190页 |
第五章 经一方同意监听 | 第190-202页 |
司法实务:美国电话分机聆听案(Rathun v.U.S.1955) | 第190-191页 |
一、经一方同意监听概述 | 第191-193页 |
二、经一方同意监听构成要件 | 第193-198页 |
(一) 经通讯一方当事人自愿同意 | 第193-195页 |
(二) 未侵犯公民重要权益 | 第195-197页 |
(三) 为侦查所必要 | 第197-198页 |
三、经一方同意监听在我国立法与适用展望 | 第198-202页 |
结语 | 第202-20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04-212页 |
后记 | 第212-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