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

美国反思型外语教师培养模式及启示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问题研究的缘由第10-13页
 (一) 反思型教师教育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的趋势第10-11页
 (二)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的需求第11-12页
 (三) 我国传统外语教师培养模式对外语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阻碍第12页
 (四) 美国反思型外语教师培养模式可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价值第12-13页
二、已有相关研究概述及启示第13-22页
 (一) 已有相关研究概述第13-20页
  1.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4页
  2. 国内研究状况评析第14-16页
  3. 国外研究状况评析第16-20页
 (二) 本研究的思路第20-21页
 (三) 本研究的内容第21-22页
 (四) 本研究的方法第22页
三、美国反思型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发展第22-29页
 (一) 二战后到70年代,学术传统的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第23-25页
 (二) 70年代,基于能力的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第25-26页
 (三) 80年代中期至今,反思型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第26-29页
四、美国反思型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探析第29-38页
 (一) 美国反思型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第29-31页
  1. 杜威培养学生反思性思维的教育观奠定了思想基础第29页
  2. 认知心理学的勃兴提供了心理学基础第29-31页
  3. 行动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准备第31页
 (二) 外语教师是研究者、学习者的培养理念第31-32页
 (三) 美国反思型外语教师培养的目标第32-35页
  1. 个人发展第32-33页
  2. 专业发展第33-34页
  3. 专家发展第34-35页
 (四) 美国反思型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培养内容第35-37页
  1. 对反思能力的培养第35-36页
  2. 对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第36页
  3. 对协调、合作心理氛围的培养第36-37页
 (五) 美国反思型外语教师的培养原则第37-38页
  1. 发展性原则第37页
  2. 双向性原则第37-38页
  3. 合理性原则第38页
  4. 开放性原则第38页
五、美国反思型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运作第38-47页
 (一) “非定向”开放的培养体制第38-39页
 (二) 兼顾普通教育、专业学科和教育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第39-43页
 (三) 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第43-44页
 (四) 多角度的评价体系第44-47页
六、对美国反思型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成效分析第47-52页
 (一) 实践经验第47-51页
  1. 专业发展主体意识的形成是促进专业成长的前提第47-48页
  2. 院校合作为未来外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第48-49页
  3.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促进外语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障第49页
  4. 实践是专业成长的基础第49-50页
  5. 正确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促进专业成长的强有力手段第50-51页
  6. 科学的评价方式和资格认定制度是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第51页
 (二) 存在问题第51-52页
  1. 院校间专家和指导教师教学观念的冲突第51页
  2. 专业培训人员的不足第51-52页
  3. 时间和精力的有限第52页
  4. 评估目的与结果的矛盾以及教师资格认定缺乏全国统一标准第52页
七、美国反思型外语教师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52-57页
 (一) 更新外语教师培养观念,确立外语教师的自主发展主体地位第53-54页
 (二) 采用“定向”与“非定向”相结合的外语教师培养体制第54页
 (三) 确立提高外语教师自主发展和自主探索能力的外语教师培养目标第54-55页
 (四) 加强教育理论课程的设置第55页
 (五) 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第55页
 (六) 弥补教学过程中的反思环节第55-56页
 (七) 加强外语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教师角度第56-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后记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类型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关系资本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直肠癌术中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血液、盆腔液和组织5-Fu浓度测定及临床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