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于焦虑症的认识及相关研究概括 | 第11-17页 |
| 一、焦虑症的概念 | 第11页 |
| 二、流行病学研究 | 第11-12页 |
| 三、病因及发病机理 | 第12-15页 |
| 四、西药治疗 | 第15-16页 |
| 五、预后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研究进展 | 第17-26页 |
| 一、祖国医学对焦虑症的认识 | 第17-18页 |
| 二、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研究 | 第18-21页 |
| 三、针灸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研究 | 第21-23页 |
| 四、实验研究 | 第23-24页 |
| 五、结语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焦虑症证候特点研究 | 第26-45页 |
| 第一节 焦虑症的一般证候学特点 | 第26-34页 |
|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 ·一般资料 | 第26-27页 |
|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27页 |
| ·统计方法 | 第27页 |
| ·研究结果 | 第27-31页 |
| ·讨论 | 第31-34页 |
| 第二节 焦虑症中医证候的精神心理学特征的研究 | 第34-45页 |
| ·临床资料 | 第34页 |
| ·研究指标及方法 | 第34页 |
| ·统计方法 | 第34页 |
| ·研究结果 | 第34-42页 |
| ·讨论 | 第42-45页 |
| 第三章 靳三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 第45-61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45页 |
| 2.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 第45-46页 |
| ·分组 | 第45页 |
| ·一般病例资料 | 第45页 |
| ·治疗 | 第45-46页 |
| 3. 疗效和副作用评定 | 第46-47页 |
| ·评定量表 | 第46页 |
| ·疗效标准 | 第46页 |
| ·实验室检查 | 第46-47页 |
| ·指标检测 | 第47页 |
| 4. 统计学处理 | 第47页 |
| 5. 病例脱落情况 | 第47页 |
| 6. 结果 | 第47-57页 |
| ·各组患者的HAMA与SAS总分比较 | 第47-49页 |
| ·各组患者的HAMA因子分比较 | 第49-51页 |
| ·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的副反应比较 | 第51-52页 |
| ·三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 第52-55页 |
| ·针刺对焦虑症患者血小板五羟色胺(5-HT)的影响 | 第55页 |
| ·针刺对焦虑症患者血浆皮质醇(CS)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 | 第55-57页 |
| 7. 讨论 | 第57-61页 |
| ·靳三针疗法治疗焦虑症的组穴处方依据 | 第57-58页 |
| ·靳三针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 第58-59页 |
| ·靳三针疗法治疗焦虑症的机理初探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结语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附表: | 第72-75页 |
| 焦虑症临床病例观察表 | 第72-73页 |
|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第73-74页 |
| 副反应量表(TESS) | 第74-75页 |
| 临床总体印象表(CGI)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