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基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我国公民话语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17页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研究突破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研究突破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网络政治参与概述第17-28页
   ·政治参与及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第17-19页
   ·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关系第19-20页
   ·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第20-24页
     ·平等性与匿名性第20-21页
     ·便捷化的参与方式第21页
     ·高效性第21-22页
     ·群体性第22-23页
     ·控制困难化第23-24页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状况第24-28页
     ·萌芽时期第25页
     ·成长时期第25-26页
     ·发展时期第26-28页
第3章 公民话语权及其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体现第28-33页
   ·公民话语权的内涵第28-29页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民话语权的体现第29-33页
     ·传播权第29-30页
     ·知晓权第30-31页
     ·媒介接近权第31-33页
第4章 基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公民话语权的变迁第33-47页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第33-36页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第33页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第33-35页
     ·互联网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带动作用第35-36页
   ·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及其影响第36-41页
     ·浏览网页关注时政信息第36-37页
     ·进入网络论坛参与讨论第37-38页
     ·通过博客/微博客发表政治意见与言论第38-40页
     ·发送转发电子邮件表达政治意愿第40-41页
     ·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对我国公民话语权的影响第41页
   ·网络政治参与促进我国公民话语权的增强第41-47页
     ·网络政治参与初期的中国公民的话语权第41-43页
     ·网络政治参与拓展阶段的中国公民的话语权第43-47页
第5章 网络媒体中我国公民行使话语权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第47-53页
   ·网络媒体中我国公民行使话语权存在的问题第47-50页
     ·公民行使话语权尚不够充分第47-48页
     ·公民行使话语权带有非理性色彩第48-49页
     ·公民行使话语权欠缺公平性第49-50页
   ·网络媒介中促进我国公民有序行使话语权的对策第50-53页
     ·加大开放度与自由度,保障公民话语权的充分行使第50页
     ·加强教育,提高网民话语素养及其公民意识第50-51页
     ·加速信息化进程,为公民行使话语权提供均等机会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科技发展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国共合作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