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1-13页 |
2. 环境知情权的基本问题 | 第13-17页 |
·环境知情权提出与发展 | 第13-14页 |
·环境知情权的内涵与权利属性辨析 | 第14-17页 |
·环境知情权的内涵界定 | 第14页 |
·环境知情权的权利属性纷争 | 第14-17页 |
3. 环境知情权确立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 第17-22页 |
·环境知情权确立的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人民主权理论 | 第17页 |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17-18页 |
·环境民主理论 | 第18-19页 |
·环境知情权确立的意义 | 第19-22页 |
·有利于政府的环境管理 | 第19-20页 |
·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 | 第20页 |
·有助于推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 第20-22页 |
4. 域外环境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基本经验 | 第22-26页 |
·环境知情权立法模式多样 | 第22页 |
·环境知情权的内涵界定明确 | 第22-23页 |
·环境信息公开程序完善 | 第23-24页 |
·多元化权利救济机制 | 第24-26页 |
5. 我国环境知情权法律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33页 |
·权利保护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26-30页 |
·环境知情权内涵界定不明 | 第26-27页 |
·环境知情权程序保障立法不完善 | 第27-30页 |
·权利义务主体责任制度不规范 | 第30-31页 |
·环境信息公开的政府任意化 | 第30页 |
·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制度不规范 | 第30-31页 |
·环境知情权保护配套机制缺失 | 第31-33页 |
·环境信息获取途径不畅 | 第31-32页 |
·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的衔接度低 | 第32-33页 |
6 我国环境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基本对策 | 第33-40页 |
·尽快在基本法层面制定专门环境信息公开法 | 第33-34页 |
·完善公众获取信息范围 | 第34页 |
·健全侵权的司法救济程序 | 第34-35页 |
·健全突发事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35-37页 |
·完善利益主体之间环境知情权保护的协调机制 | 第37-40页 |
·加强环境知情权保护的政府责任 | 第37-38页 |
·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约束机制 | 第38-39页 |
·重视非政府组织保护环境知情权的作用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个人简介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