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背景 | 第9-13页 |
·积灰结渣对锅炉传热和运行的影响 | 第9-10页 |
·电站锅炉受热面吹灰方式概述 | 第10-12页 |
·目前电站锅炉受热面吹灰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锅炉对流受热面积灰监测模型 | 第17-22页 |
·基于热平衡原理的灰污监测模型 | 第17-20页 |
·以基于传热系数的清洁因子监测积灰 | 第17-19页 |
·以基于灰污热阻的清洁因子监测积灰 | 第19-20页 |
·基于烟气差压法的灰污监测模型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炉膛结渣监测模型 | 第22-34页 |
·基于炉膛出口烟温修正指标I_(fouling)的炉膛灰污监测模型 | 第22-23页 |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第23-26页 |
·人工神经元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 第25-26页 |
·炉膛受热面结渣监测分析 | 第26-28页 |
·炉膛受热面结渣污染特性分析 | 第26-27页 |
·监测锅炉辐射受热面结渣状况参数选择 | 第27-28页 |
·神经网络应用于炉膛结渣监测的可能性分析 | 第28页 |
·炉膛受热面清洁系数BP 神经网络模型和训练算法的选取 | 第28-34页 |
·炉膛受热面清洁系数BP 神经网络模型 | 第29页 |
·BP 神经网络的实施过程 | 第29-33页 |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吹灰优化方案 | 第34-46页 |
·基于临界清洁因子确定最佳吹灰时机 | 第34-36页 |
·基于最佳吹灰频率确定临界清洁因子 | 第36-39页 |
·吹灰频率与吹灰净收益之间的关系 | 第36-37页 |
·通过最佳吹灰频率确定临界清洁因子 | 第37-38页 |
·不同负荷下临界清洁因子的确定 | 第38-39页 |
·基于吹灰收益最大原则确定吹灰周期 | 第39-41页 |
·积灰模型 | 第39-40页 |
·最佳周期的计算 | 第40-41页 |
·以最小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确定最佳吹灰周期 | 第41-43页 |
·吹灰方案的合理制定 | 第43-46页 |
·吹灰方案的合理制定 | 第44页 |
·吹灰过程中保持蒸汽温度参数的方法 | 第44-46页 |
第五章 锅炉吹灰优化系统软件开发 | 第46-57页 |
·吹灰优化系统简介 | 第46-50页 |
·研究对象介绍 | 第46-47页 |
·吹灰优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47-48页 |
·本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 | 第48-50页 |
·吹灰优化程序实现 | 第50-53页 |
·程序的总体结构 | 第50-51页 |
·计算流程 | 第51-52页 |
·程序要点及难点 | 第52-53页 |
·吹灰优化系统主要用户界面 | 第53-57页 |
第六章 现场试验安排及结果分析 | 第57-63页 |
·现场试验安排 | 第57-58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用监测结果优化吹灰 | 第61-62页 |
·现场试验总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