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的人际关系说及其实用意义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前言 | 第7-14页 |
| 1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第7-8页 |
| 2 依恋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8-12页 |
| 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12-14页 |
| 1 依恋理论概述 | 第14-19页 |
| ·什么是依恋? | 第14-15页 |
| ·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 第15-17页 |
|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 | 第17-19页 |
| 2 依恋理论的人际关系说 | 第19-36页 |
| ·亲子依恋 | 第19-25页 |
| ·儿童依恋类型 | 第19-22页 |
| ·依恋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 第22-23页 |
| ·依恋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 | 第23-25页 |
| ·成人依恋 | 第25-31页 |
| ·成人依恋类型和表现 | 第26-30页 |
| ·依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婚恋依恋 | 第31-36页 |
| ·爱情与依恋类型的对应关系 | 第32-33页 |
| ·伴侣选择 | 第33-34页 |
| ·依恋质量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34-36页 |
| 3 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 第36-46页 |
| ·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36-43页 |
| ·外部因素 | 第36-40页 |
| ·养育者的依恋型 | 第36-37页 |
| ·养育方式 | 第37-39页 |
| ·养育环境 | 第39-40页 |
| ·内部因素 | 第40-41页 |
| ·拟合优度水平 | 第41-43页 |
| ·养育方式影响依恋质量的机制 | 第43-46页 |
| ·暗示 | 第43-44页 |
| ·暗示在依恋关系形成中的作用 | 第44-46页 |
| 4 理论的实用意义 | 第46-52页 |
| ·安全依恋的培养 | 第46-50页 |
| ·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第46-47页 |
| ·采取恰当的养育方式 | 第47-50页 |
| ·非安全依恋的干预 | 第50-52页 |
| ·对非安全依恋型父母的干预 | 第50-51页 |
| ·对非安全依恋型个体的干预 | 第51-52页 |
| 5 有待后续研究的问题和理论前景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