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31页 |
1 黄酮类化合物柚皮素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 提高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与意义 | 第17-21页 |
3 药物动力学过程中的多峰现象 | 第21-22页 |
4 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 第22-28页 |
5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6 研究目的与方案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柚皮素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双峰现象的研究 | 第31-54页 |
1 仪器和试药 | 第31-32页 |
·仪器 | 第31页 |
·试药 | 第31页 |
·实验动物和给药方法 | 第31页 |
·LC/MS/MS条件 | 第31-32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2-52页 |
·贮备液的配制 | 第32页 |
·生物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32-33页 |
·方法学的考察 | 第33-43页 |
·大鼠血药浓度双峰现象的探讨 | 第43-52页 |
·大鼠灌胃给药三剂量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43-46页 |
·肝肠循环 | 第46-48页 |
·胃肠循环 | 第48-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第三章 柚皮素理化性质的研究及改善其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 第54-68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54页 |
·仪器 | 第54页 |
·试药 | 第54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4-65页 |
·柚皮素理化性质的初步考察 | 第54-57页 |
·平衡溶解度 | 第54-56页 |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 第56-57页 |
·多晶型 | 第57页 |
·制剂学方法 | 第57-65页 |
·柚皮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第58-59页 |
·柚皮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 第59-61页 |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 | 第61-65页 |
·柚皮素前体药物的研究 | 第65页 |
3 讨论 | 第65-68页 |
第四章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及柚皮素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 | 第68-91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68-70页 |
·仪器 | 第68页 |
·材料 | 第68-69页 |
·色谱条件 | 第69页 |
·试液配制 | 第69-7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70-88页 |
·方法学的考察 | 第70-74页 |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第74-75页 |
·Caco-2细胞的培养 | 第74页 |
·Caco-2细胞模型的验证及结果 | 第74-75页 |
·Caco-2细胞模型的评价 | 第75-77页 |
·柚皮素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 | 第77-79页 |
·试验数据与结果 | 第79-88页 |
3 讨论 | 第88-91页 |
第五章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 第91-10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91-92页 |
·仪器 | 第91页 |
·试药 | 第91页 |
·动物 | 第91页 |
·给药剂量及药液的配制 | 第91-92页 |
·贮备液的配制 | 第92页 |
·色谱条件 | 第92页 |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 第92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92-101页 |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92-95页 |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大鼠口服吸收动力学研究 | 第95-101页 |
3 讨论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柚皮素前药Ⅱ体内行为初步探讨 | 第102-109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102-103页 |
·仪器 | 第102页 |
·试药 | 第102页 |
·动物 | 第102页 |
·给药剂量及药液的配制 | 第102页 |
·色谱条件 | 第102页 |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 第102-103页 |
2 实验结果 | 第103-107页 |
·前体药物Ⅱ体内行为探讨 | 第103页 |
·色谱行为 | 第103-105页 |
·血药浓度的测定 | 第105-107页 |
3 讨论 | 第107-109页 |
全文结论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