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水飞蓟素分散片及软胶囊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3页
英文摘要第13-15页
前言第15-22页
第一章 水飞蓟宾基本理化性质及初步稳定性的考察第22-30页
 一 材料与仪器第22页
 二 方法与结果第22-27页
  1 紫外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第22-23页
  2 常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第23页
  3 溶液稳定性考察第23-24页
  4 pH值及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对平衡溶解度的影响第24-25页
  5 不同pH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第25-26页
  6 原料药的初步稳定性考察第26-27页
   ·露置空气试验第26-27页
   ·光照试验第27页
   ·高温试验第27页
   ·高湿试验第27页
 三 讨论与小结第27-30页
  1 讨论第27-28页
  2 小结第28-30页
第二章 水飞蓟素分散片的研制第30-50页
 一 材料与仪器第30页
 二 方法与结果第30-48页
  1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30-40页
   ·水飞蓟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30-33页
   ·水飞蓟宾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33-36页
   ·水飞蓟素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第36-39页
   ·水飞蓟宾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第39-40页
  2 处方及工艺研究第40-46页
   ·崩解时间测定方法第40页
   ·分散均匀性检查方法第40-41页
   ·水飞蓟素分散片的制备第41页
   ·影响分散片崩解时间的因素考察第41页
     ·不同种类崩解剂对崩解时间的影响第41页
     ·不同种类粘合剂对崩解时间的影响第41页
   ·处方设计方案第41页
   ·水飞蓟素分散片累积溶出度的测定第41-43页
     ·不同溶出介质线性与范围第41页
     ·溶出度试验第41-43页
   ·处方优化第43页
   ·制备工艺优化第43页
   ·分散片硬度的影响第43页
   ·处方的确定第43-44页
   ·分散均匀性检查第44页
   ·分散片与普通片溶出度的比较第44-46页
   ·溶出度标准的制定第46页
  3 水飞蓟素分散片的质量评价第46-48页
   ·三批样品重现性试验第46-47页
   ·稳定性试验第47-48页
 三 讨论与小结第48-50页
  1 讨论第48-49页
  2 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水飞蓟素软胶囊的研制第50-65页
 一 材料与仪器第50页
 二 方法与结果第50-63页
  1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0-58页
   ·水飞蓟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50-53页
   ·水飞蓟宾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53-55页
   ·水飞蓟素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第55-57页
   ·水飞蓟宾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第57-58页
  2 内容物处方及工艺研究第58-61页
   ·水飞蓟素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测定第58-59页
   ·软胶囊的制备方法第59页
   ·处方筛选第59-60页
   ·处方的确定第60页
   ·软胶囊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第60-61页
  3 水飞蓟素软胶囊的质量评价第61-63页
   ·三批样品重现性试验第61页
   ·稳定性试验第61-63页
 三 讨论与小结第63-65页
  1 讨论第63-64页
  2 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水飞蓟素口服制剂家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第65-81页
 一 材料与仪器第65页
 二 方法与结果第65-79页
  1 给药剂量的确定第65-66页
  2 给药方案及血样采集第66-67页
  3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第67-70页
   ·色谱条件第67页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第67页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第67页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第67-68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8页
   ·回收率试验第68-69页
   ·日内与日间精密度第69-70页
   ·定量限第70页
  4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第70-72页
   ·家犬口服水飞蓟素普通片(益肝灵片~(?))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第70-71页
   ·家犬口服自制分散片和软胶囊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第71-72页
   ·家犬口服三种制剂的药-时曲线比较第72页
  5 药动学参数的计算第72-74页
  6 相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第74-75页
  7 生物等效性的判定第75-76页
   ·方差分析法第75-76页
   ·双单侧t检验法第76页
  8 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第76-79页
 三 讨论与小结第79-81页
  1 讨论第79-80页
  2 小结第80-81页
全文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发表论文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何首乌提取物含药血清对百草枯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下一篇:压力下屏蔽及极化子效应对有限深量子阱中施主结合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