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精神损害赔偿概述 | 第9-23页 |
第一节 精神损害的界定 | 第9-20页 |
一、精神损害的含义 | 第9-12页 |
二、精神损害的客体 | 第12-13页 |
三、外在精神损害和内在精神损害 | 第13-15页 |
四、相关问题的讨论 | 第15-20页 |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 | 第20-23页 |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 | 第20页 |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理由 | 第20-22页 |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23-36页 |
第一节 确立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依据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争论 | 第25-36页 |
一、比较法考察 | 第25-28页 |
二、争论的焦点—违约与侵权的二元救济体系问题 | 第28-30页 |
三、本文的观点:不主张违约场合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 | 第30-36页 |
第三章 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主体 | 第36-43页 |
第一节 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 第36-42页 |
一、理论上的争论 | 第36-38页 |
二、法人是否存在精神损害 | 第38-41页 |
三、法人的精神损害如何救济 | 第41-42页 |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金是否可以转让或继承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