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42页 |
·砷 | 第10-15页 |
·砷的污染概况 | 第10-11页 |
·砷的价态、分布及与之相关的利弊 | 第11-12页 |
·饮用水的砷含量标准 | 第12页 |
·国内外除砷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中药中重金属污染现状概述 | 第15-16页 |
·国外对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 第15页 |
·国内行业标准 | 第15-16页 |
·柱撑层柱化合物 | 第16-23页 |
·蒙脱土的概况及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蒙脱土改性 | 第17-21页 |
·柱化剂的研究 | 第21-23页 |
·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 | 第23-27页 |
·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LDHs)概述 | 第23-24页 |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24-26页 |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应用 | 第26-27页 |
·分子模拟 | 第27-37页 |
·分子模拟概念及方法 | 第27-28页 |
·分子模拟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 第28-30页 |
·分子动力学方法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30-34页 |
·分子模拟技术在蒙脱石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34-37页 |
·本文模拟的内容及意义 | 第37页 |
·三七指纹图谱与质量控制 | 第37-40页 |
·三七主要化学成分 | 第37-39页 |
·指纹图谱与质量控制 | 第39-40页 |
·本文选题背景、意义和主要研究思路 | 第40-42页 |
第二章 钛柱剂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第42-48页 |
·前言 | 第42-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页 |
·材料与准备 | 第43页 |
·样品准备与实验仪器 | 第43页 |
·理论部分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7页 |
·钛柱液粒径随着时间变化的生长过程 | 第44-45页 |
·不同温度对钛柱液粒径生长的影响 | 第45-46页 |
·TiCl_4钛柱化液的Ram an表征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钛柱撑蒙脱土的制备与表征 | 第48-71页 |
·前言 | 第48页 |
·柱撑蒙脱土制备与表征 | 第48-51页 |
·柱撑蒙脱的制备 | 第48-49页 |
·测试方法与仪器 | 第49-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70页 |
·TiCl_4为钛源的柱撑蒙脱土的表征 | 第51-61页 |
·钛醇盐为钛源的柱撑蒙脱土的表征 | 第61-66页 |
·TiCl_4为钛源的材料的吸附除砷性能的研究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钛柱撑水滑石的制备与表征 | 第71-84页 |
·前言 | 第71页 |
·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制备 | 第71页 |
·溶液中微量砷离子的测定 | 第71-7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2-83页 |
·水滑石吸附砷的性能评价 | 第72-75页 |
·材料表征 | 第75-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Na/Mg 蒙脱石水化膨胀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第84-97页 |
·前言 | 第84页 |
·模拟细节 | 第84-87页 |
·分子间位能模型 | 第84-86页 |
·模型建立 | 第86页 |
·模拟方法 | 第86-87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7-95页 |
·膨胀形式 | 第87-89页 |
·层间结构 | 第89-92页 |
·层间水和补偿离子的扩散 | 第92-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六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中药三七化学成分 | 第97-107页 |
·前言 | 第97-9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98页 |
·仪器与表征 | 第98-99页 |
·色谱条件 | 第98页 |
·质谱条件 | 第98页 |
·样品处理 | 第98-9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6页 |
·钛柱撑蒙脱土用于三七剪口浸膏的脱砷效果 | 第99页 |
·液相色谱及质谱条件的确定 | 第99-100页 |
·液相色谱方法学考察 | 第100-102页 |
·处理样品和对照品LC-MS 图谱的相似度比较 | 第102页 |
·处理样品和对照品质量色谱图(RIC)的相似度比较 | 第102-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7-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3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23-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