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13页 |
| 正文 | 第13页 |
| 第一部分 人参总皂苷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3-23页 |
| 1. 仪器与试药 | 第13页 |
| 2.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3-21页 |
| ·人参总皂苷提取物及试验制剂中人参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第13-18页 |
| ·供试液的制备 | 第13-14页 |
|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14-18页 |
| ·吸收波长的选择 | 第14-15页 |
| ·显色稳定性考察 | 第15-16页 |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16页 |
| ·精密度考察 | 第16-17页 |
| ·重现性试验 | 第17页 |
| ·回收率试验 | 第17-18页 |
| ·体外释放度人参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第18-21页 |
| ·人参总皂苷在释放介质中稳定性的考察 | 第18-20页 |
| ·回收率试验 | 第20-21页 |
| ·小结 | 第21页 |
| 3. 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1-23页 |
| ·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 ·释放度样品供试液的制备 | 第22页 |
| ·释放度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第22-23页 |
| 第二部分 人参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 | 第23-45页 |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3页 |
| 2. 人参茎叶总皂苷提取物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 第23-24页 |
| 3. 人参茎叶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剂量设计 | 第24页 |
| 4. 人参茎叶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方法 | 第24页 |
| 5. 制剂处方的研究 | 第24-36页 |
| ·片心处方的研究 | 第24-29页 |
| ·稀释剂种类与用量的筛选 | 第24-26页 |
| ·粘合剂种类的筛选 | 第26页 |
| ·渗透压活性物质的筛选 | 第26-28页 |
| ·润滑剂种类的筛选 | 第28-29页 |
| ·包衣处方的研究 | 第29-34页 |
| ·衣膜材料、包衣溶剂及包衣液浓度的选择 | 第29页 |
| ·增塑剂的选择 | 第29页 |
| ·致孔剂对释放的影响 | 第29页 |
| ·衣膜厚度对释放的影响 | 第29-34页 |
| ·利用正交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 | 第34-36页 |
| ·最终处方 | 第36页 |
| ·最终片心处方 | 第36页 |
| ·最终包衣液处方 | 第36页 |
| 6. 片心工艺的考察 | 第36-42页 |
| ·颗粒粒度的选择 | 第36-37页 |
| ·颗粒物理性质的测定 | 第37-39页 |
| ·含水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 ·休止角的测定 | 第38页 |
| ·堆密度的测定 | 第38页 |
| ·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 第38-39页 |
| ·冲模的选择 | 第39-40页 |
| ·片心硬度对释放的影响 | 第40-41页 |
| ·片心工艺的小结 | 第41-42页 |
| 7. 包衣工艺的参数 | 第42页 |
| 8. 人参总皂苷微孔渗透泵片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 第42页 |
| 9. 批间重现性试验 | 第42-43页 |
| 10. 释药曲线的拟合 | 第43-44页 |
| 11.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部分 人参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影响因素的考察 | 第45-50页 |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5页 |
| 2. 溶出方法对释放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 3. 搅拌桨的转速对释放的影响 | 第46-47页 |
| 4. 释放介质的pH值对释放的影响 | 第47-49页 |
| 5. 不同介质中渗透泵片释药12小时后药物残存量比较 | 第49-50页 |
| 6. 小结 | 第50页 |
| 第四部分 全文结论与讨论 | 第50-53页 |
| 1. 结论 | 第50-51页 |
| 2. 讨论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 声明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