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障碍及其对策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国外科技传播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科技传播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2章 科技传播机理分析 | 第17-26页 |
| ·传播 | 第17页 |
| ·科技传播的内涵 | 第17-20页 |
| ·科技传播与科学传播、技术传播 | 第17-19页 |
| ·科技传播与宗教、经验知识传播 | 第19页 |
| ·科技传播的定义 | 第19-20页 |
| ·科技传播的机理分析 | 第20-24页 |
| ·传播者 | 第21页 |
| ·受众 | 第21-22页 |
| ·传播途径 | 第22-23页 |
| ·科技传播机理 | 第23-24页 |
| ·科技传播效用分析 | 第24-26页 |
| 第3章 科技传播活动的障碍 | 第26-39页 |
| ·内部障碍 | 第27-31页 |
| ·传播者素质与观念滞后 | 第27-28页 |
| ·受众对科技传播活动的制约 | 第28-30页 |
| ·传播渠道的“失职 | 第30-31页 |
| ·环境障碍 | 第31-35页 |
| ·政治环境对科技传播的制约 | 第32页 |
| ·社会文化环境对科技传播的影响 | 第32-34页 |
| ·经济体制障碍 | 第34-35页 |
| ·科技传播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的缺陷 | 第35-39页 |
| ·突发公共事件概念 | 第35-36页 |
| ·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趋势 | 第36-37页 |
| ·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不足之处 | 第37-39页 |
| 第4章 消除科技传播障碍的对策措施 | 第39-55页 |
| ·树立“大传播”观念 | 第39-40页 |
| ·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 | 第40-41页 |
| ·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传播的和谐宽松的文化氛围 | 第41-43页 |
| ·从传播者角度为科技传播扫清障碍 | 第43-45页 |
| ·提高受众科学素质 | 第45-47页 |
| ·加强科技传播媒介建设 | 第47-49页 |
| ·加快科技传播事业的产业化步伐 | 第49-50页 |
| ·科技传播相关因素的有机整合 | 第50-52页 |
| ·提高科技传播体系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 第52-55页 |
|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大众传媒的应有举措 | 第52-53页 |
| ·教育传播层面应采取的措施 | 第53-55页 |
| 第5章 在国家创新系统框架下重建科技传播体系 | 第55-61页 |
| ·国家创新系统 | 第55-56页 |
| ·国家创新体系下科技传播的地位和作用 | 第56-58页 |
| ·科技传播的地位 | 第56-57页 |
| ·科技传播的作用 | 第57-58页 |
| ·我国科技传播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58-60页 |
| ·科技传播发展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 第58-59页 |
| ·社会对科技传播重视不够 | 第59页 |
| ·科技传播体系内部缺乏有效协作 | 第59-60页 |
| ·构建科技传播体系的基本思路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