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产业的竞争与规制
引言 | 第1-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规制理论 | 第13-31页 |
第一节 传统电信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第13-16页 |
一、传统电信产业的技术特征 | 第13-14页 |
二、传统电信产业的经济特性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传统的规制理论及其评述 | 第16-25页 |
一、边际成本定价 | 第17-18页 |
二、拉姆齐定价 | 第18-19页 |
三、回报率价格规制 | 第19-21页 |
四、价格上限规制 | 第21-22页 |
五、对传统的规制理论的评述 | 第22-25页 |
第三节 电信技术进步与新规制理 | 第25-28页 |
一、经济体制与技术进步 | 第25-26页 |
二、电信技术进步与新规制理论 | 第26-28页 |
第四节 用竞争替代管制的理论 | 第28-31页 |
一、德姆塞茨的思想 | 第28-29页 |
二、可竞争市场理论 | 第29-31页 |
第二章 规制与竞争的选择 | 第31-46页 |
第一节 竞争和规制的比较 | 第32-36页 |
一、关于电信产业自然垄断性变弱的证据 | 第32-34页 |
二、规制专业性与垄断企业租金的矛盾 | 第34-35页 |
三、规制迟滞 | 第35页 |
四、垄断利润和X-非效率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促进竞争的规制 | 第36-42页 |
一、不对称规制 | 第37-38页 |
二、接入规制 | 第38-42页 |
第三节 规制、竞争与效率 | 第42-46页 |
一、有效竞争与重复建设 | 第42-43页 |
二、最优的市场结构 | 第43-44页 |
三、电信产业市场结构的决定因数:规制与竞争 | 第44-45页 |
四、用规制来增进效率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发达国家电信产业改革的经验 | 第46-54页 |
第一节 改革的背景 | 第46-47页 |
一、技术进步 | 第46页 |
二、需求变化 | 第46-47页 |
第二节 美国电信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 第47-50页 |
一、独立的规制机构 | 第47-48页 |
二、结构分拆 | 第48-50页 |
三、从业务分离到产业融合和电信业全面竞争 | 第50页 |
第三节 英国电信的改革经验 | 第50-52页 |
一、逐步引入竞争:双寡头阶段 | 第50-51页 |
二、产权改革 | 第51页 |
三、非对称规制-扶持竞争 | 第51-52页 |
第四节 新西兰电信产业的规制改革 | 第52-54页 |
第四章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与竞争的选择 | 第54-69页 |
第一节 中国电信产业的改革历程 | 第54-56页 |
一、1949-1980 年:直接控制时期 | 第54页 |
二、1980-1993 年:放松价格规制时期 | 第54-55页 |
三、1994-1999:双寡头竞争时期 | 第55-56页 |
四、1999-至今:寡头竞争时期 | 第56页 |
第二节 中国电信产业组织变革的绩效分析 | 第56-61页 |
一、1994 年以前的绩效 | 第57-58页 |
二、1994 年以后的绩效 | 第58-60页 |
三、对改革绩效的评价 | 第60-61页 |
第三节 中国电信产业改革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 第61-63页 |
一、规制机构不独立问题 | 第61-62页 |
二、电信法律不健全问题 | 第62-63页 |
第四节 对中国电信制度改革的原因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 第63-69页 |
一、中国电信产业制度变迁的描述性分析 | 第63-66页 |
二、对中国电信改革的评价及其建议 | 第66-6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