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袋料栽培基质与灵芝品质的关系 | 第11-13页 |
·常规袋料基质与灵芝品质的关系 | 第11-12页 |
·袋料基质中添加中药边角料或中药渣对灵芝品质的影响 | 第12页 |
·袋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对灵芝品质的影响 | 第12-13页 |
2 丹参、菊花、桔梗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丹参及其非药用部位概况 | 第13-14页 |
·丹参资源分布 | 第13页 |
·丹参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 第13-14页 |
·丹参非药用部位概况 | 第14页 |
·菊花 | 第14-16页 |
·菊花资源分布与习性 | 第14-15页 |
·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 第15-16页 |
·菊花非药用部位概况 | 第16页 |
·桔梗 | 第16-17页 |
·桔梗资源分布与习性 | 第16页 |
·桔梗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 第16-17页 |
·桔梗非药用部位概况 | 第17页 |
3 灵芝的活性成分与药效学研究 | 第17-21页 |
·灵芝多糖 | 第17-18页 |
·灵芝三萜 | 第18-19页 |
·灵芝的抗肿瘤作用 | 第19-20页 |
·灵芝的睡眠调节作用 | 第20-21页 |
第一章 利用中药非药用部位栽培灵芝的配方优化研究 | 第21-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供试菌种 | 第21页 |
·灵芝栽培原料与栽培配方 | 第21-23页 |
·灵芝栽培原料 | 第21-22页 |
·灵芝栽培配方 | 第22-23页 |
·灵芝栽培方法 | 第23-25页 |
·栽培场地及其环境 | 第23页 |
·制袋与栽培管理方法 | 第23-25页 |
·灵芝农艺指标 | 第25页 |
·菌盖直径与厚度 | 第25页 |
·灵芝生产周期 | 第25页 |
·生物转化率 | 第25页 |
·灵芝多糖与三萜测定 | 第25-27页 |
·灵芝子实体样品 | 第25页 |
·试验试剂 | 第25-26页 |
·灵芝多糖测定方法 | 第26页 |
·灵芝三萜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菌袋袋料成本计算 | 第27页 |
·综合评价体系 | 第27-28页 |
·评分规则 | 第27页 |
·评分标准 | 第27-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41页 |
·丹参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配方优化试验 | 第28-32页 |
·丹参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子实体形态指标 | 第28页 |
·丹参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产量与生物转化率 | 第28-29页 |
·丹参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生产周期 | 第29-30页 |
·丹参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 | 第30页 |
·丹参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三萜含量 | 第30-31页 |
·丹参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袋料成本计算 | 第31页 |
·丹参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综合评价 | 第31-32页 |
·菊花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配方优化结果 | 第32-36页 |
·菊花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子实体形态 | 第32-33页 |
·菊花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单袋子实体产量与生物转化率 | 第33页 |
·菊花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生产周期 | 第33-34页 |
·菊花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多糖测定 | 第34-35页 |
·菊花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三萜含量测定 | 第35页 |
·菊花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袋料成本计算 | 第35-36页 |
·菊花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综合评价 | 第36页 |
·桔梗非药用部位配方组农艺指标 | 第36-41页 |
·桔梗灵芝子实体形态 | 第36-37页 |
·桔梗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的单产和生物转化率 | 第37-38页 |
·桔梗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生产周期 | 第38页 |
·桔梗非药用部位配方组多糖测定 | 第38-39页 |
·桔梗非药用部位配方组三萜含量测定 | 第39页 |
·桔梗非药用部位配方组袋料成本计算 | 第39-40页 |
·桔梗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综合评价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利用丹参非药用部位栽培灵芝 | 第41页 |
·利用菊花非药用部位栽培灵芝 | 第41-42页 |
·利用桔梗非药用部位栽培灵芝 | 第42页 |
·利用中药材非药用部位栽培灵芝综合分析 | 第42页 |
·综合评价体系 | 第42-43页 |
4 结论 | 第43-44页 |
第二章 对最优配方获得的灵芝子实体的药效评价研究 | 第44-55页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试验药品制备 | 第44-45页 |
·实验动物 | 第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47页 |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第45-46页 |
·对鸡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 | 第46页 |
·对免疫低下小鼠碳粒廓清能力的影响 | 第46页 |
·对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 第46页 |
·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 第46-47页 |
·对小鼠肉瘤S180体内抑制作用的影响 | 第47页 |
·小鼠负重游泳试验 | 第47页 |
·统计方法 | 第47页 |
2 试验结果 | 第47-52页 |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第48页 |
·对鸡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 | 第48-49页 |
·对诱导免疫低下小鼠碳粒廓清能力的影响 | 第49-50页 |
·对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 第50页 |
·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下小鼠入睡情况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小鼠S180肉瘤抑制作用 | 第51-52页 |
·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 第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第52页 |
·30%丹参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药效评价研究 | 第52-53页 |
·50%菊花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药效评价研究 | 第53页 |
·50%桔梗非药用部位配方组灵芝药效评价研究 | 第53页 |
·利用中药材非药用部位栽培灵芝药效变化综合分析 | 第53-54页 |
4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位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