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肠毒素及其安全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13-16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6-41页 |
| 1 苏云金芽孢杆菌概述 | 第17-22页 |
| ·分布与分类 | 第17-19页 |
| ·作用方式与活性谱 | 第19-21页 |
| ·工业化生产 | 第21-22页 |
| 2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活性成分 | 第22-26页 |
| ·δ-内毒素 | 第22-24页 |
| ·外毒素 | 第24页 |
| ·Vip蛋白 | 第24-25页 |
| ·几丁质酶 | 第25-26页 |
| 3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肠毒素 | 第26-29页 |
| ·Bt肠毒素基因的检测 | 第27-28页 |
| ·Bt肠毒素的活性 | 第28-29页 |
| ·Bt肠毒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9页 |
| 4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生态的影响 | 第29-31页 |
| ·对有益昆虫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对鸟类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对其它生物的影响 | 第31页 |
| 5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哺乳动物及人的影响 | 第31-38页 |
| ·Bt对小动物的影响 | 第31-34页 |
| ·对人类的影响 | 第34-38页 |
| 6 苏云金芽孢杆菌与蜡状芽孢杆菌的相似性 | 第38-40页 |
| 7 本研究的意义 | 第40-41页 |
| 第2章 苏云金杆菌肠毒素基因的检测与序列分析 | 第41-5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5页 |
| ·材料 | 第41-42页 |
| ·供试菌株 | 第41页 |
| ·培养基 | 第41页 |
| ·酶与试剂 | 第41-42页 |
| ·方法 | 第42-45页 |
| ·总DNA提取与定量 | 第42-43页 |
| ·引物设计 | 第43页 |
| ·PCR | 第43-44页 |
| ·PCR产物回收 | 第44页 |
| ·DNA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44-4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6页 |
| ·hblA基因的PCR检测 | 第45-46页 |
| ·ent基因的PCR检测 | 第46-48页 |
| ·bceT基因的PCR检测 | 第48-51页 |
| ·肠毒素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 | 第51-56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6-58页 |
| 第3章 苏云金芽孢杆菌8010 ent基因的定位 | 第58-6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2页 |
| ·材料 | 第58页 |
| ·供试菌株 | 第58页 |
| ·酶与试剂 | 第58页 |
| ·方法 | 第58-62页 |
| ·DNA样品的制备 | 第58-60页 |
| ·微量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 第58-59页 |
| ·BGSC法提取质粒DNA | 第59页 |
| ·Bt质粒DNA提取的改进方法 | 第59-60页 |
| ·染色体DNA的制备 | 第60页 |
| ·电泳分析 | 第60页 |
| ·Southern转移与杂交成像 | 第60-62页 |
| ·探针制备 | 第60-61页 |
| ·Southern转移 | 第61-62页 |
| ·DNA固定 | 第62页 |
| ·杂交与洗膜 | 第62页 |
| ·曝光与成像 | 第6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5页 |
| ·三种提取Bt质粒方法的比较 | 第62-64页 |
| ·ent基因的定位 | 第64-65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5-68页 |
| ·质粒DNA的制备 | 第65-66页 |
| ·Southern杂交 | 第66-67页 |
| ·ent基因的定位 | 第67-68页 |
| 第4章 苏云金杆菌肠毒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68-8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8-73页 |
| ·材料 | 第68-69页 |
| ·供试菌株 | 第68页 |
| ·质粒载体 | 第68页 |
| ·酶与试剂 | 第68-69页 |
| ·方法 | 第69-73页 |
| ·制备PCR简易模板 | 第69页 |
| ·引物设计 | 第69页 |
| ·高保真酶PCR | 第69-70页 |
| ·琼脂糖凝胶中回收PCR产物 | 第70-71页 |
| ·PCR产物加A尾 | 第71页 |
| ·质粒连接 | 第71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71-72页 |
| ·转化 | 第72页 |
| ·质粒提取 | 第72页 |
| ·重组克隆的PCR快速鉴定 | 第72页 |
| ·DNA序列测定及分析 | 第72-7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3-79页 |
| ·肠毒素ent基因ORF的克隆 | 第73页 |
| ·序列分析 | 第73-79页 |
| ·ent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73-74页 |
| ·氨基酸编码序列分析 | 第74-77页 |
| ·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分析 | 第77-79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79-80页 |
| 第5章 苏云金杆菌肠毒素的急性毒性试验 | 第80-8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0-82页 |
| ·材料 | 第80页 |
| ·供试菌株 | 第80页 |
| ·供试小鼠 | 第80页 |
| ·方法 | 第80-82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80-81页 |
| ·小鼠的饲养 | 第81页 |
| ·口服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 第81-82页 |
| ·小鼠解剖 | 第8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2-85页 |
| ·小鼠饲养观察 | 第82页 |
| ·小鼠体重比较 | 第82页 |
| ·小鼠解剖观察 | 第82-85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85-86页 |
|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 第86-89页 |
| 1 本研究的结论 | 第86页 |
| 2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风险讨论 | 第86-89页 |
| ·Bt安全吗? | 第86-87页 |
| ·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87-88页 |
| ·Bt的安全应用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9页 |
| 附录1 缩略词 | 第99-102页 |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投稿)论文 | 第102-103页 |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