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经济法观念与经济法运行机制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解释 | 第11-26页 |
第一节 从民法与经济法的观念差异谈起 | 第11-16页 |
一、民法与经济法的理性假设差异和制度差异 | 第12-14页 |
二、民法和经济法理性假设的迷惑 | 第14-15页 |
三、民法假设与经济法假设存在共生衔接关系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观 | 第16-21页 |
一、经济法保障的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 第16-19页 |
二、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念:摆脱国家主义、弘扬社会整体观念、尊重个体利益 | 第19-21页 |
第三节 若干具体经济法制度体现的社会整体利益观分析 | 第21-23页 |
一、反垄断法体现的社会整体利益观 | 第21-22页 |
二、价格听证制度体现的社会整体利益观 | 第22页 |
三、产业政策法体现的社会整体利益观 | 第22-23页 |
四、财政法体现的社会整体利益观 | 第23页 |
第四节 结论:经济法是社会整体利益维护机制的法律化形式 | 第23-26页 |
一、社会整体利益观念 | 第23-24页 |
二、经济法是社会整体利益维护机制的法律化形式 | 第24页 |
三、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式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形成机制—暨经济法的立法机制 | 第26-36页 |
第一节 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形成机制 | 第26-33页 |
一、政府与国家的分立 | 第26-28页 |
二、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过程中国家与政府的角色 | 第28-30页 |
三、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形成机制 | 第30-32页 |
四、国家的民主商议立法机制与社会整体利益维护机制的法律化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经济法的立法机制 | 第33-36页 |
一、经济法立法过程中的利益整合理念 | 第33-34页 |
二、社会整体利益整合机制在经济法立法过程中的体现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社会整体利益的执行保障机制—暨经济法的执法机制 | 第36-41页 |
第一节 社会整体利益的执行保障机制的特殊性 | 第37-38页 |
一、社会整体利益的特殊性决定了利益执行保障机制的特殊性 | 第37页 |
二、社会整体利益执行保障机制与其他利益执行保障机制的区别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经济法的执法机制 | 第38-41页 |
一、社会整体利益的执行保障机制即经济法的执法机制 | 第38-39页 |
二、经济法的执法机制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社会整体利益的司法救济机制—暨经济法的司法诉讼机制 | 第41-51页 |
第一节 社会整体利益受到侵害后的救济手段 | 第41-43页 |
一、社会整体利益受侵害后救济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二、社会整体利益受侵害后的救济手段 | 第42页 |
三、公益诉讼是社会整体利益受损后司法救济机制的唯一选择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社会整体利益诉讼机制分析 | 第43-46页 |
一、社会整体利益诉讼机制概述 | 第43-44页 |
二、社会整体利益诉讼提起的主体 | 第44-45页 |
三、社会整体利益诉讼的其他问题 | 第45-46页 |
第三节 经济法的司法诉讼机制 | 第46-51页 |
一、有必要建立新型独立的经济法司法诉讼制度 | 第46-47页 |
二、若干部门经济法的司法诉讼机制分析 | 第47-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