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4页 |
1.引言 | 第11-12页 |
2.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2-16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概念 | 第12-13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和结构 | 第13-14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 第14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 第14-15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3 聚合物电解质发展 | 第16-25页 |
·聚合物电解质的概念 | 第16-17页 |
·聚合物电解质的特点与要求 | 第17-18页 |
·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概况 | 第18-24页 |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 第18-20页 |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第20-24页 |
·PAN系GPE | 第21-22页 |
·PMMA系GPE | 第22-23页 |
·PVDF系GPE | 第23-24页 |
·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趋势展望 | 第24-25页 |
·单离子导体 | 第24页 |
·聚合物电解质中离子传输机理的研究 | 第24-25页 |
·界面性质的研究 | 第25页 |
4.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25-26页 |
·Bellcore方法 | 第25页 |
·先制备微孔聚合物电解质膜,再组装电池 | 第25-26页 |
·现场热聚合方法制备电池 | 第26页 |
5.论文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4页 |
第二章 增强型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研究 | 第34-47页 |
1.引言 | 第34-35页 |
2.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所用试剂 | 第35页 |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 | 第35页 |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性能表征 | 第35-36页 |
·聚合物电解质电池装配 | 第36页 |
·模拟电池的性能测试 | 第36-3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聚合物电解质隔膜的制备 | 第37-40页 |
·粘度的影响 | 第37页 |
·增塑剂的影响 | 第37-38页 |
·SiO_2添加剂的影响 | 第38-40页 |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结构 | 第40-41页 |
·膜的电化学窗口 | 第41页 |
·复合聚合物膜的应用性能 | 第41-44页 |
4.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现场交联型聚丙烯酸酯电解质及其应用研究 | 第47-65页 |
1 引言 | 第47-4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所用试剂及材料 | 第48页 |
·现场交联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48-49页 |
·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第48页 |
·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表征 | 第48-49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49-50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 第49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表征 | 第49-50页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64页 |
·反应体系配比和聚合条件优化 | 第50-56页 |
·单体与电解液的比例 | 第50-51页 |
·引发剂含量 | 第51-53页 |
·聚合反应温度 | 第53-54页 |
·聚合反应时间 | 第54-56页 |
·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 | 第56-59页 |
·微观结构 | 第56页 |
·电化学窗口 | 第56-57页 |
·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 | 第57-58页 |
·热稳定性 | 第58-59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 第59-64页 |
·电极/聚合物电解质的界面结构 | 第59-60页 |
·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 第60-62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低温特性 | 第62页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 第62-64页 |
4.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