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空气调节系统论文

制冷系统核心模型定性重构及其简化模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制冷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0-11页
 1.3 人工智能技术在系统仿真中的运用第11-12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第12-13页
 1.5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2章 制冷系统仿真核心模型和算法第14-17页
 2.1 压缩机第14-15页
  2.1.1 全动态模型第14页
  2.1.2 全稳态态模型第14页
  2.1.3 两节点态模型第14-15页
 2.2 毛细管第15页
 2.3 换热器(冷凝器或蒸发器)第15-16页
 2.4 制冷剂的热物性模型第16页
 2.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3章 传统数字模型的定性重构第17-52页
 3.1 压缩机数学模型第17-22页
  3.1.1 活塞式压缩机第17-20页
  3.1.2 全封闭旋转式压缩机第20-22页
  3.1.3 仿真结果第22页
 3.2 毛细管模型第22-28页
  3.2.1 过冷液体区第23页
  3.2.2 亚稳态液体区第23页
  3.2.3 气液两相区第23-24页
  3.2.4 经验公式和其它模型第24-25页
  3.2.5 毛细管仿真流程第25-27页
  3.2.6 传统毛细管模型中的缺陷及改进方法第27-28页
 3.3 冷凝器模型第28-36页
  3.3.1 基本控制方程第29-31页
  3.3.2 管外有效传热面积第31-32页
  3.3.3 制冷剂侧的对流换热与摩擦损失第32-33页
  3.3.4 空气侧的对流换热第33-34页
  3.3.5 仿真算法第34-35页
  3.3.6 冷凝器模型的数值问题及解决办法第35-36页
 3.4 蒸发器模型第36-45页
  3.4.1 基本控制方程第38-40页
  3.4.2 管外有效传热面积第40-41页
  3.4.3 制冷剂侧的对流换热与摩擦损失第41页
  3.4.4 空气侧的对流换热第41-43页
  3.4.5 仿真算法第43-45页
 3.5 制冷剂热物性模型第45-48页
 3.6 系统模型与算法分析第48-51页
 3.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简化和精度校正第52-65页
 4.1 神经网络的应用方法及重点第52页
 4.2 毛细管模型的简化方法第52-57页
  4.2.1 假设前提第53页
  4.2.2 壅塞态两相区神经网络关联模型第53-54页
  4.2.3 非壅塞时预测方法第54-55页
  4.2.4 整体仿真流程第55-57页
  4.2.5 本文毛细管简化模型的创新点第57页
 4.3 冷凝器模型的简化方法第57-60页
 4.4 蒸发器模型的简化方法第60-62页
 4.5 预期的系统模型的精度校正第62-63页
 4.6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研究结论第65-66页
 研究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导弹抛整流罩过程建模与仿真
下一篇:关于政府机关效能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