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 优秀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 第16-21页 |
·创造优异体育运动成绩的需要 | 第16-17页 |
·教育关键期和社会效应的需要 | 第17-18页 |
·实现奥林匹克理想的需要 | 第18-20页 |
·运动员素质教育现状的需要 | 第20-21页 |
2. 优秀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21-31页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22页 |
·中华体育精神教育 | 第22-28页 |
·奥林匹克诚实品格教育 | 第28-30页 |
·体育比赛心理素质教育 | 第30-31页 |
3. 优秀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 | 第31-36页 |
·分散性 | 第32页 |
·文化性 | 第32-34页 |
·示范性 | 第34-35页 |
·跟踪性 | 第35-36页 |
4. 优秀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 第36-46页 |
·树立“三全”体育德育观 | 第36-41页 |
·找到体育德育“育人”共同点 | 第41-42页 |
·实行“特长教育”和“多元教育”的统一 | 第42-44页 |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德育教师队伍 | 第44-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