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 1.1 课题背景介绍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 2.1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综述 | 第11-15页 | 
| 2.1.1 钢铁生产用能源及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 第11-12页 | 
| 2.1.2 我国钢铁企业能耗情况 | 第12-13页 | 
| 2.1.3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系统节能理论的研究 | 第13-15页 | 
| 2.2 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第15-18页 | 
| 2.2.1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 | 第15-16页 | 
| 2.2.2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 第16-17页 | 
| 2.2.3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 第17-18页 | 
| 2.3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钢铁企业应用现状分析 | 第18-22页 | 
| 2.3.1 发达国家的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 2.3.2 我国钢铁企业的应用状况分析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钢铁企业能源优化模型的研究 | 第22-32页 | 
| 3.1 钢铁企业系统分析 | 第22-24页 | 
| 3.2 企业能源平衡公式的推导 | 第24-27页 | 
| 3.2.1 主生产系统能源消耗与发生 | 第24页 | 
| 3.2.2 能源转换系统能源的消耗与发生 | 第24-25页 | 
| 3.2.3 能源储存、辅助原材料加工和其他系统的能源消耗 | 第25页 | 
| 3.2.4 钢铁企业能源平衡公式 | 第25-27页 | 
| 3.3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物流对能耗影响分析 | 第27-31页 | 
| 3.3.1 钢铁企业物流的构成及平衡 | 第27-30页 | 
| 3.3.2 能耗计算公式的推导 | 第30页 | 
| 3.3.3 物流对能耗影响的讨论 | 第30-31页 | 
| 3.4 企业能源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能源管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 第32-46页 | 
| 4.1 数据库原理概述 | 第32-34页 | 
| 4.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第32-33页 | 
| 4.1.2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 第33页 | 
| 4.1.3 关系数据库理论 | 第33-34页 | 
| 4.2 能源管理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 第34-35页 | 
| 4.2.1 数据流程分析 | 第34页 | 
| 4.2.2 E-R信息模型的设计 | 第34-35页 | 
| 4.3 能源管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 第35-37页 | 
| 4.4 能源管理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 | 第37-45页 | 
| 4.4.1 系统模块 | 第39-40页 | 
| 4.4.2 数据管理模块 | 第40-42页 | 
| 4.4.3 汇总统计模块 | 第42-44页 | 
| 4.4.4 报表打印模块 | 第44页 | 
| 4.4.5 帮助模块 | 第44-4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能耗预测系统的设计 | 第46-54页 | 
| 5.1 BP神经网络原理 | 第46-47页 | 
| 5.2 误差反向传播(EBP)算法及改进 | 第47-48页 | 
| 5.3 能耗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 | 第48-52页 | 
| 5.4 系统开发的实现 | 第52-5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能源优化系统的设计 | 第54-64页 | 
| 6.1 湘钢能源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54-58页 | 
| 6.1.1 湘钢的基本情况 | 第54-55页 | 
| 6.1.2 湘钢能源优化模型 | 第55-58页 | 
| 6.2 湘钢能源优化模型的验证 | 第58-59页 | 
| 6.3 优化方案的示例计算 | 第59-63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