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产生的原因 | 第11-18页 |
第一节 隐私权的范围 | 第11-15页 |
一、销售人员隐私权的范围 | 第11-12页 |
二、销售人员隐私权范围的扩张 | 第12-15页 |
(一) 公共场合隐私的相对性 | 第13-14页 |
(二) 私人信息的职业性扩张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企业知情权的范围 | 第15-17页 |
一、企业知情权的界定 | 第15-17页 |
二、企业知情内容的具体化 | 第17页 |
第三节 权利范围的重叠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表现 | 第18-23页 |
第一节 企业利用强势地位对销售人员隐私权的侵犯 | 第18-22页 |
一、企业知情权法律规定的缺陷 | 第19-21页 |
二、销售人员隐私权法律规范保护不足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销售人员对企业利益的侵害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权利冲突的解决途径 | 第23-31页 |
第一节 调试冲突解决的基本原则 | 第23-25页 |
一、适度原则 | 第23-24页 |
二、必要损害原则 | 第24-25页 |
三、以工作性质限制企业知情权原则 | 第25页 |
第二节 相应制度通过立法的保护与完善 | 第25-28页 |
一、区分订立合同时与劳动关系建立后企业知情权的行使 | 第26-27页 |
二、对企业知情内容的规范限制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法官自由裁量的逻辑思路 | 第28-31页 |
一、利益性质的考察思路 | 第28-29页 |
二、可替代原则的考察思路 | 第29-30页 |
三、社会效果的考察思路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