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评述 | 第9-16页 |
1.1 信息非对称理论 | 第9-13页 |
1.1.1 信息非对称理论的原理 | 第9-11页 |
1.1.2 信息非对称理论在中小企业担保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1.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3-16页 |
1.2.1 资源配置的方法 | 第13-14页 |
1.2.2 市场有效的条件 | 第14-15页 |
1.2.3 市场失灵 | 第15页 |
1.2.4 市场失灵理论在中小企业担保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境外典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比较 | 第16-27页 |
2.1 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类型 | 第16-18页 |
2.1.1 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按资金运作方式划分 | 第16-17页 |
2.1.2 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按担保的实施主体划分 | 第17页 |
2.1.3 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按担保目的划分 | 第17-18页 |
2.2 典型国家(地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框架及特征 | 第18-25页 |
2.2.1 美国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及特点 | 第18-19页 |
2.2.2 日本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及特点 | 第19-22页 |
2.2.3 台湾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及特点 | 第22-25页 |
2.3 境外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现状分析 | 第27-41页 |
3.1 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现状 | 第27-33页 |
3.1.1 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概况 | 第27-28页 |
3.1.2 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在我国的实践 | 第28-31页 |
3.1.3 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运行的效果 | 第31-33页 |
3.2 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缺陷 | 第33-41页 |
3.2.1 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缺陷的微观分析 | 第34-38页 |
3.2.2 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缺陷的宏观分析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思考 | 第41-49页 |
4.1 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微观思考 | 第41-45页 |
4.1.1 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运行模式 | 第41-44页 |
4.1.2 改革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关系 | 第44-45页 |
4.2 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宏观思考 | 第45-49页 |
4.2.1 政府扮好在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运行中的角色 | 第45-46页 |
4.2.2 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 | 第46-48页 |
4.2.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