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7页 |
符号说明 | 第17-18页 |
论文正文:关于建立卵巢肿瘤改良的恶性风险模型和计算机智能诊断模型的研究 | 第18-87页 |
序言 | 第18-19页 |
第一部分: 恶性风险指数模型在附件肿块性质诊断中的价值再评价 | 第19-36页 |
前言 | 第19-20页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结果 | 第23-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附图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第二部分: 改良的恶性风险模型在附件肿块性质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第36-59页 |
前言 | 第36-37页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37-41页 |
结果 | 第41-46页 |
讨论 | 第46-51页 |
结论 | 第51页 |
后续研究设想 | 第51-52页 |
附图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第三部分: 关于建立卵巢肿瘤计算机智能诊断模型的研究 | 第59-87页 |
前言 | 第59页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59-66页 |
结果 | 第66-73页 |
讨论 | 第73-77页 |
结论 | 第77页 |
后续研究设想 | 第77-78页 |
附图(录) | 第78-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