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情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情”字解诂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情与孔子的仁礼之学 | 第14-32页 |
第一节 仁:缘情而起 | 第14-19页 |
第二节 礼:以情为本 | 第19-23页 |
第三节 孔子尚情哲学的际遇与气质 | 第23-32页 |
第二章 《性自命出》对“情”的凸显 | 第32-69页 |
第一节 百家说“情”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情”之内涵 | 第34-52页 |
第三节 “情”之主旨 | 第52-55页 |
第四节 《性自命出》的思想归宿 | 第55-69页 |
第三章 孟子反本致思中的“情”范畴 | 第69-98页 |
第一节 《孟子》之“情”义辨析 | 第69-76页 |
第二节 才、心、性、情之发微 | 第76-81页 |
第三节 “乃若其情”之儒门公案 | 第81-90页 |
第四节 由“情”观孟子的反本之学 | 第90-98页 |
第四章 《易传》宇宙人生总架构下的情论 | 第98-119页 |
第一节 《易传》“情”字疏释 | 第98-111页 |
第二节 “情”与易学诠释学 | 第111-119页 |
第五章 荀子对“情”的转进 | 第119-138页 |
第一节 “情”在《荀子》中的普遍流行 | 第119-123页 |
第二节 荀子的人情论 | 第123-132页 |
第三节 由“情”观荀子之学术性格 | 第132-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43-14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