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安全保障义务概论 | 第12-21页 |
一、安全保障义务之概念 | 第12页 |
二、安全保障义务设置之法理依据 | 第12-15页 |
(一) 保障人权角度看安全保障义务设置的法理依据 | 第12-13页 |
(二) 经济学、社会学角度看安全保障义务设置的法理依据 | 第13-14页 |
(三) 世界立法思潮角度看安全保障义务设置的法理依据 | 第14-15页 |
三、安全保障义务之义务来源 | 第15-18页 |
(一) 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作为义务 | 第15页 |
(二) 基于合同约定而产生的作为义务 | 第15页 |
(三) 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作为义务 | 第15-16页 |
(四) 基于一般社会活动要求而产生的作为义务 | 第16-18页 |
四、安全保障义务之类型 | 第18-21页 |
(一) 设备设施方面的安全保障义务 | 第18-19页 |
(二) 服务管理方面的安全保障义务 | 第19页 |
(三) 防范特定的人遭受第三人侵害方面的安全保障义务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安全保障义务之比较法观察 | 第21-29页 |
一、德国 | 第21-25页 |
(一) 由“交通安全保障义务”到“一般安全注意义务” | 第21-23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与“附保护第三人效力的契约”之补强 | 第23-25页 |
二、法国 | 第25-26页 |
三、英美 | 第26-29页 |
第三章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之归责原则 | 第29-40页 |
一、过错归责原则之适用 | 第29-31页 |
二、过错之判断标准 | 第31-35页 |
三、不作为因果关系之认定 | 第35-40页 |
(一) 不作为过错侵权责任之扩大 | 第35-36页 |
(二) 不作为因果关系之认定 | 第36-40页 |
第四章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形式 | 第40-47页 |
一、责任形式分类方法一 | 第40-41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 | 第40-41页 |
(二) 违约责任 | 第41页 |
(三) 侵权责任 | 第41页 |
二、责任形式分类方法二 | 第41-47页 |
(一) 直接责任 | 第41-42页 |
(二) 补充责任 | 第42-47页 |
结语 对策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