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异构多数据源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主要研究问题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页 |
·数据模型发展的介绍 | 第12-15页 |
·各种异构数据本身的数据模型 | 第13-14页 |
·目前为解决异构数据集成而提出的公共数据模型 | 第14-15页 |
·公共数据模型的选取 | 第15-16页 |
第二章 RCM网络概念模型 | 第16-32页 |
·RCM网络概述 | 第16-20页 |
·从XML文档构建RCM网络 | 第20-28页 |
·定义RCM网络节点 | 第20-21页 |
·定义RCM网络弧 | 第21页 |
·定义关联RCM网络弧的标签 | 第21-28页 |
·由E/R模式构建RCM网络 | 第28-32页 |
·定义RCM网络节点 | 第29页 |
·定义RCM网络弧和标签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数据源间性质的推导 | 第32-41页 |
·同义词和多义词 | 第32-35页 |
·子网相似 | 第35-36页 |
·内涵信息库 | 第36-41页 |
·元模式 | 第37-39页 |
·元操作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构建全局数据表达 | 第41-54页 |
·构建步骤 | 第41-44页 |
·关键过程与函数 | 第44-48页 |
·过程Create_Root | 第44页 |
·函数Merge_Node | 第44-45页 |
·过程Merge_Arcs | 第45-47页 |
·过程UPdate_Coefficients | 第47页 |
·过程Merge_Sub-nets | 第47-48页 |
·示例 | 第48-54页 |
第五章 E-RCM网络逻辑模型 | 第54-62页 |
·外延集成算法 | 第54-56页 |
·过程Construct_Node Instances | 第56-60页 |
·过程Merge EArcs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果分析 | 第62-70页 |
·LSPD误差对数据源间性质的稳定性分析 | 第66-67页 |
·正确性与完备性 | 第67-69页 |
·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 第69-70页 |
第七章 原型 | 第70-7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