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评点研究
目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正文 | 第8-12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36页 |
第一节 钟惺及其诗文创作 | 第8-17页 |
一、晚明社会和钟惺的一生 | 第8-11页 |
二、钟惺的诗文创作 | 第11-17页 |
第二节 钟惺研究史 | 第17-36页 |
一、明清时期的钟惺研究 | 第17-24页 |
二、二十世纪的钟惺研究 | 第24-36页 |
第二章 晚明评点浪潮中的钟惺评点 | 第36-51页 |
第一节 晚明的评点风气 | 第36-40页 |
一、关于评点 | 第36-38页 |
二、晚明的评点风气 | 第38-40页 |
第二节 钟惺的评选活动和出版 | 第40-45页 |
一、钟惺的评选活动 | 第40-42页 |
二、出版商和钟惺的评点本 | 第42-45页 |
第三节 钟惺评点概述 | 第45-51页 |
第三章 《诗归》 | 第51-68页 |
第一节 《诗归》 | 第51-58页 |
一、《诗归》的产生和出版 | 第51-53页 |
二、《诗归》的评选 | 第53-58页 |
第二节 《诗归》和钟惺的文学观 | 第58-68页 |
一、诗道性情 | 第58-62页 |
二、厚出于灵 | 第62-68页 |
第四章 钟惺的其他评点本 | 第68-106页 |
第一节 钟评《诗经》 | 第68-76页 |
一、钟评《诗经》的版本及《诗论》 | 第68-70页 |
二、钟评《诗经》的标准 | 第70-73页 |
三、钟评《诗经》的个体特色 | 第73-76页 |
第二节 钟惺评选《东坡文选》 | 第76-82页 |
一、苏轼研究概况 | 第76-77页 |
二、《东坡文选序》 | 第77-79页 |
三、钟惺评选的《东坡文选》 | 第79-82页 |
第三节 钟谭合评《绾春园传奇》 | 第82-91页 |
一、主题论 | 第82-84页 |
二、人物论 | 第84-86页 |
三、情节论 | 第86-88页 |
四、曲词论 | 第88-91页 |
第四节 《三注钞》和钟评《韩诗外传》 | 第91-106页 |
一、《三注钞》 | 第91-95页 |
二、钟评《韩诗外传》 | 第95-99页 |
三、附:《史怀》 | 第99-106页 |
第五章 题名钟惺评点的研究 | 第106-129页 |
一、钟惺评点的托名现象 | 第106-109页 |
二、“钟评”《左传》 | 第109-110页 |
三、《名媛诗归》 | 第110-116页 |
四、《唐诗选汇解》 | 第116-118页 |
五、关于《诗经》的研究 | 第118-119页 |
六、“钟评”《刘文成公全集》 | 第119-120页 |
七、题名钟惺的小说评点 | 第120-129页 |
结语 | 第129-133页 |
附录:钟惺著作目录 | 第133-150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150-154页 |
后记 | 第154-155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55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