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国内国债成本分析及其优化研究

前言第1-10页
第一章 国债成本的基本理论第10-22页
 1.1 国债成本的概念第10-17页
  1.1.1 国债的定义第10-12页
  1.1.2 成本的内涵第12-13页
  1.1.3 对国债成本内涵的探讨第13-14页
  1.1.4 国债成本的分类第14-17页
 1.2 国债成本的发展历史第17-19页
  1.2.1 西方国债理论中对国债成本的论述第17-18页
  1.2.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债成本的发展状况第18-19页
 1.3 国债成本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9-22页
第二章 国债运行与国债成本第22-37页
 2.1 国债发行与国债成本第22-28页
  2.1.1 国债发行的直接成本第22-27页
  2.1.2 国债发行的间接成本第27-28页
 2.2 国债流通与国债成本第28-32页
  2.2.1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第29-30页
  2.2.2 国债流通成本分析第30-32页
 2.3 国债偿还与国债成本第32-34页
 2.4 国债使用与国债成本第34-37页
第三章 国债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7-56页
 3.1 国债利率第37-41页
  3.1.1 我国国债利率的发展过程第37-40页
  3.1.2 国债利率应该市场化,在金融市场中起到基准作用第40-41页
 3.2 国债发行方式第41-44页
  3.2.1 几种常见的国债发行方式的简单介绍第41-42页
  3.2.2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的演变第42-44页
 3.3 国债品种结构第44-46页
  3.3.1 我国国债的主要品种介绍第44-45页
  3.3.2 我国国债品种状况及合理安排依据第45-46页
 3.4 国债规模第46-52页
  3.4.1 国债的应债能力分析第47-48页
  3.4.2 国债的偿债能力分析第48-52页
 3.6 国债的期限结构第52-56页
  3.6.1 我国国债期限结构的变动及特点第52-53页
  3.6.2 发达国家国债期限结构特点第53-54页
  3.6.3 国债期限结构影响国债成本的其他因素第54-56页
第四章 优化我国国内国债成本的政策选择第56-70页
 4.1 提高“两个比重”,努力振兴国家财政,这是控制国债规模增长过快,降低国债发行直接成本的根本措施第56-58页
 4.2 优化国债结构,改进发行技术,降低国债发行成本第58-60页
 4.3 建立高流动性和安全性国债二级市场,提高国债的流动性,降低国债的交易成本第60-62页
 4.4 加强国债使用管理,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第62页
 4.5 建立偿债资金,降低偿债风险第62-64页
 4.6 加强国债运行的规范化第64-65页
 4.7 探索建立宏观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防范国债风险第65-70页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70-71页
申明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分析
下一篇:一个形式分析——方形画面的空间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