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绿色无线接入网架构C-RAN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概述第11-14页
   ·C-RAN背景第11-12页
   ·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第12页
   ·组织结构介绍第12-14页
第二章 无线接入网现状分析第14-21页
   ·大量基站导致高额能耗第14-15页
   ·网络的CAPEX/OPEX逐年增高第15-17页
     ·TCO分析第15-17页
     ·多标准运营第17页
   ·低成本高容量的无线接入网需求第17-18页
   ·潮汐效应导致基站利用率低下第18-19页
   ·不断增长的互联网业务对移动核心网压力巨大第19-21页
第三章 C-RAN网络架构研究第21-27页
   ·C-RAN构架的优势第24-25页
   ·C-RAN面临的技术挑战第25-27页
第四章 相关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可行性分析第27-46页
   ·基于光网络的无线信号传输第27-35页
     ·CPRI/Ir/OBRI链路的数据压缩技术第29-30页
     ·CPRI/Ir/OBRI链路的传输时延及抖动第30页
     ·光传输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第30-31页
     ·BBU-RRH光纤环网保护第31-32页
     ·当前可行的部署方案第32-34页
     ·技术挑战第34-35页
   ·动态无线资源分配和协作式无线处理第35-39页
   ·集中式基带池及大规模基带互联第39-41页
     ·集中式基带池第39-40页
     ·动态载波调度第40页
     ·大规模基带互联第40-41页
   ·基于开放平台和软件无线电的基站虚拟化第41-44页
     ·多标准解决方案第41-42页
     ·软件无线电的演进第42-43页
     ·基站虚拟化第43-44页
     ·基站虚拟化技术挑战第44页
   ·分布式服务网络第44-46页
第五章 C-RAN架构实现案例第46-57页
   ·智能载波池系统组成原理第46页
   ·引用智能载波池解决都市村庄覆盖的方案第46-51页
     ·对于都市村庄的现状分析第46-48页
     ·解决思路第48-49页
     ·郑州都市村庄柳林村(13区)智能载波池系统方案第49-51页
   ·建成智能载波池网络系统后的性能对比第51-53页
     ·话务量对比第51-52页
     ·拥塞率对比第52页
     ·用户感知度对比第52-53页
   ·其他相关对比和分析第53-56页
     ·建设周期对比分析第53页
     ·网优难易度对比分析第53-54页
     ·投资比较对比分析第54-55页
     ·投资回报对比分析第55-56页
   ·总结第56-57页
第六章 演进路线初讨第57-59页
   ·C-RAN集中化基站部署第57页
   ·多标准软件无线电和协作式信号处理第57-58页
   ·基于实时云构架的虚拟化基站第58-59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缩略语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移动TD-LTE承载解决方案的初步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晋城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