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适应驰控装置的信号处理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 ·国内外动态 | 第9-11页 |
| ·超声波防撞装置 | 第9-10页 |
| ·毫米波雷达防撞装置 | 第10-11页 |
| ·红外防撞装置 | 第11页 |
| ·课题意义及来源 | 第11-12页 |
| ·汽车自适应驰控装置总体方案 | 第12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半导体激光测距仪 | 第14-19页 |
| ·激光测距概述 | 第14-15页 |
| ·激光测距原理 | 第15-16页 |
| ·相位法测距 | 第15-16页 |
| ·脉冲法测距 | 第16页 |
| ·半导体激光测距仪原理 | 第16-18页 |
| ·激光测距仪主要性能指标及通讯模式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硬件设计 | 第19-33页 |
| ·单片机系统设计 | 第19-23页 |
| ·单片机介绍 | 第19-22页 |
| ·单片机系统设计 | 第22-23页 |
| ·人机对话通道 | 第23-30页 |
| ·8279 芯片的相关说明 | 第24-26页 |
| ·键盘电路设计 | 第26-27页 |
| ·显示器电路设计 | 第27-29页 |
| ·其他几个芯片的简要说明 | 第29-30页 |
| ·报警通道设计 | 第30-33页 |
| ·MAX4608 和555 工作原理 | 第30-31页 |
| ·报警电路工作原理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软件设计 | 第33-52页 |
| ·单片机与半导体激光测距仪异步串行通讯模块 | 第33-42页 |
| ·串行通讯中的异步通讯和同步通讯 | 第33-35页 |
|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讯方式 | 第35-37页 |
| ·通讯数据的差错检测 | 第37页 |
| ·串行通讯总线标准及其接口 | 第37页 |
| ·MCS-51 单片机串行接口 | 第37-38页 |
| ·串行通讯中波特率设置 | 第38-40页 |
| ·距离接收模块的软件实现 | 第40-42页 |
| ·信号处理模块 | 第42-44页 |
| ·相对速度计算部分 | 第42-43页 |
| ·距离显示和报警信号输出部分 | 第43-44页 |
| ·人机对话通道软件设计模块 | 第44-52页 |
| ·8279 编程介绍 | 第44-49页 |
| ·键盘阈值设定软件实现框图 | 第49页 |
| ·显示软件实现框图 | 第49页 |
| ·二进制到 BCD 码转换 | 第49-52页 |
| 第五章 系统调试 | 第52-58页 |
| ·实验方案 | 第52-53页 |
| ·实验结果 | 第53-58页 |
| ·硬件实验结果 | 第53-55页 |
| ·软件仿真调试结果 | 第55-57页 |
| ·系统实物照 | 第57页 |
| ·实验数据 | 第57-58页 |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