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7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8-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第三代蓄光材料的特点与研究热点 | 第10-14页 |
| ·SrA1_2O_4:Eu~2+,Dy~3+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 ·选题依据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SrAl_2O_4:Eu~2+,Dy~3+蓄光和发光机理 | 第17-23页 |
| ·Eu~2+的长余辉发光机理 | 第17页 |
| ·蓄光机理模型 | 第17-20页 |
| ·空穴转移模型 | 第18-19页 |
| ·位型坐标模型 | 第19-20页 |
| ·余辉衰减的物理机制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23-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 ·实验原料 | 第23页 |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3-24页 |
| ·样品制备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 ·沉淀条件 | 第25-26页 |
| ·样品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52页 |
| ·前驱体的TG-DTA 曲线 | 第27-28页 |
| ·烧结温度对SrAl_2O_4:Eu~2+,Dy~3+蓄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8-30页 |
| ·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30-32页 |
| ·不同还原方式对蓄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装料量及保温时间对蓄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 ·H_3BO_3 加入量对蓄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4-41页 |
| ·Eu~2+的加入量对蓄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1-45页 |
| ·Dy~3+的加入量对蓄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5-49页 |
| ·样品颗粒大小对蓄光材料的影响 | 第49-52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