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9-15页 |
·地下车库概述 | 第9-10页 |
·常规地下车库通风方式及弊端 | 第10-12页 |
·无风管诱导通风系统的原理和特点 | 第12-14页 |
·选用CFD做数值模拟的原因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诱导通风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计算流体力学在室内气流组织模拟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数值模拟理论及计算方法验证 | 第20-37页 |
·湍流流动与换热及其控制方程 | 第20-26页 |
·湍流结构及机理 | 第20页 |
·湍流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20-24页 |
·近壁区处理方法 | 第24-26页 |
·计算区域的离散化 | 第26-27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第27-29页 |
·控制容积积分法 | 第27-28页 |
·差分格式 | 第28页 |
·利用控制容积法对离散模型方程的推导 | 第28-29页 |
·代数方程组的求解 | 第29-31页 |
·直接解法 | 第30页 |
·迭代法 | 第30页 |
·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的压力修正法 | 第30-31页 |
·因变量的欠松弛 | 第31页 |
·模拟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验证 | 第31-36页 |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射流诱导原理 | 第33-34页 |
·CFD模拟与分析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原设计方案的CFD模拟及分析 | 第37-53页 |
·工程概况 | 第37页 |
·系统设计 | 第37-41页 |
·车库内的通风量和诱导风量 | 第37-40页 |
·通风量的计算 | 第37-40页 |
·诱导风机数量的确定 | 第40-41页 |
·进风口和排风口位置 | 第41页 |
·物理模型的简化假设 | 第41-42页 |
·CO释放量的确定及污染源模型 | 第42-45页 |
·汽车尾气排放量 | 第42页 |
·有害物源CO的计算公式 | 第42-43页 |
·污染源模型 | 第43-45页 |
·数值模拟方法及边界条件确定 | 第45-48页 |
·主要求解对象 | 第45页 |
·计算区域的网格形式及风口模型 | 第45-46页 |
·紊流模型 | 第46页 |
·边界条件 | 第46-48页 |
·入口边界条件 | 第46-47页 |
·墙面和近地面边界条件 | 第47页 |
·压力边界条件 | 第47-48页 |
·求解方法 | 第48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8-52页 |
·关闭诱导风机机组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原设计方案的无风管诱导通风系统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算例设计及模拟结果分析 | 第53-83页 |
·算例设计的基本思想 | 第53页 |
·确定诱导通风系统送排风风口高度的模拟计算 | 第53-60页 |
·算例设计 | 第53-56页 |
·算例1.1~1.3的模拟结果与比较 | 第56-58页 |
·变送排风口位置的算例模拟及比较 | 第58-60页 |
·确定诱导风机喷嘴下倾角的模拟计算 | 第60-63页 |
·算例设计 | 第60-61页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1-63页 |
·送风机送风射流对诱导通风系统影响的模拟计算 | 第63-70页 |
·算例设计 | 第63-64页 |
·算例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64-70页 |
·送排风机形成的主气流的利用的模拟计算 | 第70-77页 |
·算例设计 | 第70-72页 |
·算例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72-77页 |
·诱导风机侧射流喷嘴的出口角度分析 | 第77-81页 |
·算例设计 | 第77-79页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3页 |
第5章 原系统的改进方案及其CFD模拟分析 | 第83-92页 |
·原车库通风系统的改进分析 | 第83页 |
·改进方案Ⅰ及其CFD模拟分析 | 第83-86页 |
·改进方案Ⅰ及其CFD模型说明 | 第83-84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4-86页 |
·改进方案Ⅱ及其CFD模拟分析 | 第86-89页 |
·改进方案Ⅱ及其CFD模型说明 | 第86-87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7-89页 |
·小结 | 第89-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