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嵌入式系统介绍 | 第7-8页 |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 第7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7-8页 |
·嵌入式系统的分类 | 第8-11页 |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 | 第8-9页 |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 | 第9-11页 |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应用领域 | 第11页 |
·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组织结构 | 第12-15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 第15-26页 |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15-18页 |
·硬件实验环境 | 第15-17页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17-18页 |
·交叉编译 | 第18-20页 |
·Linux系统在ARM平台的移植 | 第20-25页 |
·移植的概念 | 第20页 |
·Linux内核结构 | 第20-22页 |
·Linux操作系统移植 | 第22-24页 |
·编译Linux内核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USB协议简介 | 第26-34页 |
·总线布局 | 第26页 |
·USB设备与主机的连接 | 第26-27页 |
·包格式 | 第27-29页 |
·标记包 | 第27-28页 |
·帧开始包 | 第28页 |
·数据包 | 第28页 |
·握手包 | 第28-29页 |
·握手回答 | 第29页 |
·标记包的字段格式 | 第29-32页 |
·同步字段 | 第29页 |
·包标识符字段 | 第29-31页 |
·地址字段 | 第31-32页 |
·帧号字段 | 第32页 |
·数据字段 | 第32页 |
·循环冗余校验 | 第32页 |
·传送类型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Linux下的USB驱动程序设计 | 第34-47页 |
·Linux的设备管理 | 第34-36页 |
·设备驱动简介 | 第34-35页 |
·Linux的设备文件系统 | 第35页 |
·设备分类 | 第35-36页 |
·模块 | 第36页 |
·地址空间 | 第36页 |
·USB驱动程序设计 | 第36-46页 |
·uSB驱动模块的实现 | 第37-44页 |
·USB驱动程序的添加 | 第44-45页 |
·设备驱动编程注意事项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智能控制器的研发 | 第47-78页 |
·主控制器系统配置 | 第47-52页 |
·编译LINUX内核 | 第47-49页 |
·下载运行BIOS | 第49-50页 |
·在BIOS中下载BIOSBOX.BIN烧写到NAND BOOT分区 | 第50页 |
·在BIOSBOX中下载和烧写LINUX内核 | 第50-51页 |
·在BIOSBOX中下载和烧写LINUX根文件系统 | 第51页 |
·设置LINUX运行参数 | 第51页 |
·运行LINUX | 第51-52页 |
·从控制器的研发 | 第52-77页 |
·从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第52-55页 |
·从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第55-77页 |
·主从控制器的通信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8-80页 |
·本文总结 | 第78页 |
·论文特点 | 第78-79页 |
·未来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1: | 第83-88页 |
附录2: | 第88-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与发表论文情况 | 第92-93页 |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92页 |
发表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