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向内心寻找希望的怯弱的孤独者 | 第1-8页 |
第一章 心理形成的基础 | 第8-17页 |
·特殊的家庭环境:母亲的溺爱、父爱的缺位 | 第8-11页 |
·独特的生活环境:道教氛围浓厚 | 第11-12页 |
·文化传统的继承: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 第12-14页 |
·个人的身体状况:其貌不扬、体弱多病 | 第14-15页 |
·最后的生命悲歌:仕途蹭蹬的绝望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本心理特征 | 第17-31页 |
·心灵的敏感脆弱和躁动 | 第17-19页 |
·强烈的生命意识 | 第19-22页 |
·强烈的时间紧迫感 | 第22-25页 |
·对外部世界的占有欲 | 第25-28页 |
·自负、自卑心理 | 第28-30页 |
·潜意识里忧伤的歌唱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独特的心理特征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31-43页 |
·独特的艺术追求:苦心孤诣的语言魅力 | 第32-36页 |
·孤独灵魂的对话:独特的神鬼意象系统 | 第36-39页 |
·心理欲求的折射:美丽芳艳的女性意象 | 第39-42页 |
·潜意识中的渴望:现实政治向伦理政治的转化 | 第42-43页 |
结语: 无法栖居的灵魂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后记: 风挥不去心中的古典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