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的法律调整
一、 导言 | 第1-11页 |
二、 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现状 | 第11-17页 |
(一)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 第11-12页 |
(二) 我国风险投资业存在的问题 | 第12-17页 |
1 投资主体单一 | 第13-14页 |
2 风险资本规模小,资金缺口巨大 | 第14-15页 |
3 退出机制亟待完善 | 第15-16页 |
4 外部环境有待改进 | 第16页 |
5 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十分紧缺 | 第16页 |
6 缺乏风险企业 | 第16-17页 |
三、 风险投资业现行法律运行机制的主要缺陷 | 第17-27页 |
(一) 公司法的缺陷 | 第18-23页 |
1 风险投资公司设立形式的限制 | 第18-19页 |
2 风险投资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 | 第19页 |
3 风险投资公司股份认购的限制 | 第19-20页 |
4 风险投资公司实缴资本的限制 | 第20页 |
5 风险企业股权设定的限制 | 第20-21页 |
6 风险投资公司对外转投资的限制 | 第21-22页 |
7 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限制 | 第22-23页 |
(二) 合伙企业法的缺陷 | 第23-24页 |
(三)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缺陷 | 第24-25页 |
(四) 税法的缺陷 | 第25-27页 |
1 有关增值税制度的不足 | 第25-26页 |
2 有关所得税制度的不足 | 第26-27页 |
(五) 相关金融法规的缺陷 | 第27页 |
四、 法律对策 | 第27-41页 |
(一) 有限合伙制探索 | 第27-34页 |
1 什么是有限合伙 | 第28-29页 |
2 有限合伙制的优越性 | 第29-34页 |
(二) 风险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第34-37页 |
1 风险企业应当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 第34-35页 |
2 淡化知识产权的国有化色彩 | 第35-36页 |
3 加强商业秘密的合同保护 | 第36-37页 |
(三) 完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 第37-41页 |
1 扩大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 | 第38页 |
2 给予税收抵免 | 第38-39页 |
3 进一步降低风险企业的所得税税率 | 第39页 |
4 减免投资者个人所得税 | 第39-40页 |
5 给予风险投资家个人所得税优惠 | 第40页 |
6 优惠对象方面,应当鼓励股权投资 | 第40-4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