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技术规范化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 前言 | 第12-1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25页 |
| ·临床资料 | 第16-17页 |
| ·病例来源 | 第16页 |
| ·病例分组情况 | 第16-17页 |
| ·诊断标准 | 第17-19页 |
| ·CAG西医诊断标准 | 第17-18页 |
| ·CAG(胃痞)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第18-19页 |
|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 ·治疗方法 | 第19-20页 |
| ·治疗组 | 第19-20页 |
| ·对照组 | 第20页 |
| ·疗效性观察内容和方法 | 第20-23页 |
| ·临床症状 | 第20-21页 |
| ·胃镜检查 | 第21页 |
| ·病理检查 | 第21-22页 |
| ·安全性观察 | 第22-23页 |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3-24页 |
|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 ·对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的观察 | 第25页 |
| ·对两组临床症状疗效的观察 | 第25-26页 |
|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改善的观察 | 第26-27页 |
|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变化的观察 | 第27页 |
|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征象改善情况比较 | 第27-28页 |
|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理疗效的观察 | 第28-29页 |
|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理积分改变的比较 | 第29-30页 |
|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P变化情况的比较 | 第30页 |
| ·对治疗组患者辩证分型总疗效 | 第30-31页 |
| ·对治疗组患者不同治疗疗程的观察 | 第31-32页 |
| ·疗效与年龄、性别和病程的关系 | 第32-33页 |
| 3 讨论 | 第33-53页 |
| ·穴注防治CAG临床技术规范化的重要性 | 第33-34页 |
| ·关于选穴配方 | 第34-39页 |
| ·关于药物 | 第39-41页 |
| ·关于临床操作程序 | 第41-43页 |
| ·关于注射的角度和深度 | 第43-44页 |
| ·关于治疗的间隔时间与疗程 | 第44-47页 |
| ·关于穴位注射中的补与泻 | 第47-48页 |
| ·关于不良反应 | 第48-51页 |
| ·关于疗效 | 第51-53页 |
| 4 结论 | 第53-54页 |
| 5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6 后记 | 第60-61页 |
| 7 附篇 | 第61-66页 |
| 8 附病理图片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