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1 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荒漠化的定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9页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2 荒漠化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 第11-21页 |
·系统分析 | 第11-12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2-14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14-17页 |
·荒漠化分类、解译标志及代码 | 第17-20页 |
·系统应用 | 第20-21页 |
3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分析 | 第21-53页 |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界线的确定 | 第21-23页 |
·农牧交错带概况 | 第23页 |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典型区荒漠化现状及近期动态变化分析 | 第23-40页 |
·典型区荒漠化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典型区近十年荒漠化动态分析 | 第31-39页 |
·区域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6页 |
·自然因子 | 第40-43页 |
·人文因子 | 第43-46页 |
·荒漠化与土地利用 | 第46-49页 |
·典型区1 | 第47-48页 |
·典型区2 | 第48-49页 |
·整体分析 | 第49页 |
·荒漠化与脆弱生态环境 | 第49-51页 |
·脆弱性分析 | 第49-51页 |
·荒漠化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 第51页 |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荒漠化防治对策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图1)典型区1 中部地区2000年荒漠化现状图 | 第58-59页 |
(附图2)典型区1 中部地区80年代末荒漠化现状图 | 第59-60页 |
(附图3)典型区1 中部地区80年代末至2000年荒漠化动态图 | 第60-61页 |
(附图4)典型区2 西辽河流域2000年荒漠化现状图 | 第61-62页 |
(附图5)典型区2 西辽河流域80年代末荒漠化现状图 | 第62-63页 |
(附图6)典型区2 西辽河流域80年代末至2000年荒漠化动态图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