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影像诊断学论文--超声波诊断论文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与在体解剖病理结构的相关及应用研究

缩略语表第1-8页
中文摘要第8-14页
ABSTRACT第14-20页
前言第20-21页
文献回顾第21-43页
总结第43-45页
第一部分第45-91页
   ·研究目的第45页
   ·心内间隔缺损的解剖特点及其封堵适应症的选择第45-48页
     ·房间隔缺损第45-46页
     ·室间隔缺损第46-47页
     ·动脉导管未闭第47-48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48-56页
     ·病例资料第48页
     ·使用仪器第48-49页
     ·封堵器第49-50页
     ·检查方法第50-53页
       ·2DE检查方法第50-51页
       ·封堵介入闭合心内间隔缺损和异常通道第51-52页
       ·3DE检查第52-53页
       ·彩色超声多普勒三维成像第53页
     ·测量方法第53-56页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处理第56页
   ·结果第56-72页
     ·正常房间隔第56页
     ·房间隔缺损第56-58页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和术后第58-62页
     ·正常室间隔第62-63页
     ·室间隔缺损第63-68页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的3DE观测结果第68-70页
     ·动脉导管未闭第70-72页
   ·分析与讨论第72-91页
     ·三维超声成像第72-73页
     ·经胸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指导作用第73-75页
     ·RT-3DE对封堵术前ASD观测的应用价值第75-77页
     ·ASD封堵术中和术后第77-81页
     ·RT-3DE与室间隔解剖病理结构的关系及指导价值第81-83页
     ·3DE对室间隔封堵术后的观测指导作用第83-84页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的敏感性第84-87页
     ·3D-CDE指导介入封堵的价值第87-88页
     ·动脉导管未闭的3DE观测意义第88页
     ·小结第88-89页
     ·RT-3DE不足与展望第89-91页
第二部分第91-113页
   ·背景与目的第91页
   ·资料与方法第91-93页
     ·研究对象第91页
     ·使用仪器第91-92页
     ·检查方法第92-93页
     ·数据分析第93页
   ·眼的解剖、病理表现与3D的关系第93-95页
     ·正常眼第93页
     ·视网膜脱离第93-95页
     ·其它第95页
   ·结果第95-104页
     ·健侧正常眼第95页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第95-98页
     ·玻璃体积血第98-99页
     ·眼外伤第99-104页
       ·铁性异物第99-100页
       ·异物取出术后第100-101页
       ·木质异物第101-102页
       ·硅油眼第102-103页
       ·泪囊囊肿第103-104页
   ·讨论第104-112页
     ·3D超声成像的意义第104-105页
     ·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工作原理第105-107页
     ·RD的3D成像优势第107-108页
     ·玻璃体积血的3D检查优势第108-110页
     ·硅油眼及其它眼病的3D显示优势第110-111页
     ·局限性第111-112页
   ·小结第112-113页
创新点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4页
附录第124-127页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小鼠生发泡完整卵母细胞中母源基因克隆、定位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