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红外干燥实验研究
0 前 言 | 第1-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41页 |
·红外辐射简介 | 第9-24页 |
·红外辐射的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红外线的特性 | 第10-13页 |
·红外辐射的基本理论 | 第13-16页 |
·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 第13-14页 |
·唯恩位移定律 | 第14页 |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 第14页 |
·兰贝特定律 | 第14-15页 |
·基尔霍夫定律 | 第15-16页 |
·两表面互相间的辐射换热 | 第16-21页 |
·角系数及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 第16-19页 |
·灰体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 | 第19-21页 |
·两无限大平行灰体表面的辐射换热 | 第21页 |
·物质的红外光谱及其产生机理 | 第21-24页 |
·红外光谱简介 | 第21-22页 |
·量子学说和分子内部能级 | 第22-23页 |
·分子的振动机理-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 第23-24页 |
·涂膜简介 | 第24-26页 |
·涂料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 第25页 |
·涂层功能简介 | 第25-26页 |
·涂料的分类及涂层的干燥过程 | 第26-32页 |
·涂料干燥工艺 | 第27-28页 |
·影响涂膜干燥质量及使涂膜干燥过程复杂化的因素 | 第28-29页 |
·涂层干燥及干燥方式的选择 | 第29-32页 |
·红外辐射加热干燥的优点 | 第30页 |
·红外线烘干与热空气对流烘干的比较 | 第30-32页 |
·红外线干燥涂层的机理 | 第32-33页 |
·红外线通过漆层的光路 | 第32页 |
·红外线辐射干燥漆层的过程 | 第32-33页 |
·红外辐射干燥的本质-匹配吸收 | 第33页 |
·涂膜干燥及红外干燥技术的发展 | 第33-41页 |
·国外有关研究 | 第33-37页 |
·对涂层干燥特性的研究 | 第34页 |
·对干燥方式的研究 | 第34-35页 |
·对涂膜干燥缺陷的研究 | 第35页 |
·对涂层内部扩散系数的测定或估算 | 第35-36页 |
·对涂膜干燥过程的模型及模拟 | 第36-37页 |
·国内有关研究 | 第37-41页 |
·对红外干燥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37-38页 |
·对红外干燥优越性的研究 | 第38-39页 |
·对红外干燥的理论研究 | 第39页 |
·对涂层干燥机理和干燥工艺的研究 | 第39-41页 |
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第41-46页 |
·实验装置及原理 | 第41页 |
·实验条件及方法 | 第41-44页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41-42页 |
·计算最佳干燥温度 | 第42-44页 |
·仪器仪表及实验物料 | 第44-46页 |
·实验仪器仪表 | 第44页 |
·实验物料 | 第44-46页 |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6-59页 |
·干基湿含量曲线 | 第46-48页 |
·醇酸清漆 | 第46-47页 |
·酯胶调和漆 | 第47-48页 |
·干燥温度对漆膜干燥特性的影响 | 第48-51页 |
·醇酸清漆 | 第48-49页 |
·酯胶调和漆 | 第49-51页 |
·干燥距离对漆膜干燥特性的影响 | 第51-53页 |
·醇酸清漆 | 第51-52页 |
·酯胶调和漆 | 第52-53页 |
·漆面温度随干燥时间的变化情况 | 第53-55页 |
·醇酸清漆 | 第53-54页 |
·酯胶调和漆 | 第54-55页 |
·干燥速率对漆面温度的影响 | 第55-57页 |
·醇酸清漆 | 第55-56页 |
·酯胶调和漆 | 第56-57页 |
·实验讨论小结 | 第57-59页 |
·醇酸清漆 | 第57-58页 |
·酯胶调和漆 | 第58-59页 |
4 模型建立及模拟 | 第59-74页 |
·建立干燥模型 | 第59-62页 |
·模型的离散化及计算方法 | 第62-64页 |
·离散化方法简介 | 第62-63页 |
·本文模型的离散化 | 第63-64页 |
·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4-74页 |
主 要 结 论 | 第74-75页 |
符 号 说 明 | 第75-76页 |
参 考 文 献 | 第76-79页 |
声 明 | 第79-80页 |
致 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