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我国开展出口信贷业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引言第1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4页
 第一节 出口信贷的概念、产生及发展第8-10页
  一、 出口信贷的概念和范畴第8-9页
  二、 出口信贷的产生及发展第9-10页
 第二节 出口信贷的职能、特点及其经营原则第10-12页
  一、 出口信贷的职能第10-11页
  二、 出口信贷的特点第11-12页
  三、 出口信贷的经营原则第12页
 第三节 政府在出口信贷中的作用第12-14页
  一、 政府的参与方式第13页
  二、 政府在出口信贷中的作用第13-14页
  三、 出口信贷和政府贷款的区别第14页
第二章 出口信贷业务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国际协定第14-33页
 第一节 国际上出口信贷的主要业务类型及其运作程序第14-24页
  一、 出口信贷融资业务(狭义的出口信贷)第15-20页
  二、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第20-21页
  三、 出口信贷担保业务第21-23页
  四、 出口信贷三项主要业务之间的关系分析第23-24页
 第二节 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的出口信贷体系第24-28页
  一、 英国的出口信贷体系第24-26页
  二、 美国的出口信贷体系第26-27页
  三、 法国的出口信贷体系第27-28页
 第三节 发达国家出口信贷业务中可供我国借鉴之处第28-30页
  一、 出口信贷的管理体制方面第28页
  二、 使出口信贷机构的业务活动建立在立法的基础上第28-29页
  三、 注意建立发达的信息和信用管理系统第29页
  四、 注意充分利用出口信贷机构的引导性和补充性职能第29页
  五、 出口信贷业务更加灵活,关注的问题更加广泛第29页
  六、 出口信贷机构私有化及对业务分账户管理第29-30页
 第四节 出口信贷的“君子协定”第30-33页
  一、 “君子协定”的重要地位第30页
  二、 “君子协定”的主要内容第30-33页
第三章 我国大力开展出口信贷业务的必要性第33-37页
 第一节 我国国际环境和地位的变化要求大力开展出口信贷业务第33-35页
  一、 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第33-34页
  二、 充分利用WTO协议允许的补贴手段的需要第34页
  三、 顺应国际货款结算方式发展趋势的需要第34-35页
  四、 国内商业金融机构应对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竞争的需要第35页
 第二节 我国国内环境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力开展出口信贷业务第35-37页
  一、 实施“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第35页
  二、 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需要第35-36页
  三、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需要第36-37页
  四、 维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第37页
第四章 我国出口信贷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7-45页
 第一节 我国出口信贷体系的机构设置第37-39页
  一、 中国进出口银行第38页
  二、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第38-39页
 第二节 我国主要出口信贷机构的出口信贷业务现状第39-42页
  一、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出口信贷业务活动第39-41页
  二、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出口信贷业务活动第41-42页
 第三节 我国出口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2-45页
  一、 宏观环境及出口信贷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二、 出口信贷机构及其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第43-45页
  三、 出口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第45页
第五章 我国大力开展出口信贷业务的对策第45-51页
 第一节 政府应当创造有利于出口信贷发展的宏观环境第45-47页
  一、 完善政府对出口信贷的管理体制第45-46页
  二、 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国际信用管理系统第46页
  三、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参与出口信贷第46页
  四、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允许出口信贷机构多渠道融资第46-47页
  五、 加强研究和宣传工作,并尽快制订关于出口信贷的专门法律第47页
 第二节 出口信贷机构应当采取的对策第47-49页
  一、 建立一套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第47页
  二、 出口信贷机构之间以及同商业金融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第47页
  三、 拓宽业务资金来源渠道,采用多种方式融资第47-48页
  四、 增加业务规模和种类,合理调整出口信贷业务的具体条件第48页
  五、 注意科学地评估和合理分担出口信贷业务中的风险第48页
  六、 注意吸收和培养专业人才第48-49页
 第三节 出口企业应当采取的对策第49页
  一、 重视对出口信贷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员的素质第49页
  二、 充分利用延期付款方式争取客户,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第49页
  三、 提高风险意识,重视对外方的资信调查,注意合理归避风险第49页
  四、 加强同出口信贷机构的联系,关注国家的出口信贷政策第49页
 第四节 我国出口信贷体系的发展前景分析第49-51页
  一、 我国出口信贷体系的近期发展模式(2年内)第50页
  二、 我国出口信贷体系的中期发展模式(3-5年)第50-51页
  三、 我国出口信贷体系的远期发展模式(6-10年)第51页
结束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入世与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研究
下一篇: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对环境胁迫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