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大气颗粒物有害重金属元素的传统分析方法 | 第16-19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6-17页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 第17-18页 |
·原子荧光光谱法 | 第18-19页 |
·大气颗粒物有害重金属元素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大气颗粒物样品的采集 | 第20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2 基于ICP-AES的大气颗粒物有害重金属元素检测技术与仪器 | 第23-33页 |
·液体进样方法 | 第24-28页 |
·样品消解 | 第24-26页 |
·液体进样方法 | 第26-28页 |
·气动雾化 | 第26-27页 |
·超声雾化 | 第27页 |
·氢化物发生器 | 第27-28页 |
·固体直接进样方法 | 第28-32页 |
·流动床进样法 | 第28页 |
·高温熔化物化法 | 第28页 |
·电弧或火花气化法 | 第28-29页 |
·双高频放电吹样法 | 第29页 |
·射流吹样法 | 第29-30页 |
·电极直接插入ICP | 第30页 |
·激光气化 | 第30-31页 |
·悬浊液进样 | 第31页 |
·电热蒸发 | 第31页 |
·热化学反应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3 微米级大气颗粒物有害重金属元素直接检测系统的构建 | 第33-49页 |
·微波等离子体矩的原理 | 第33-35页 |
·微波等离子体矩光源的性能 | 第35-37页 |
·固体粉末直接进样系统 | 第37-39页 |
·全固态微波源 | 第39-41页 |
·光学系统 | 第41-47页 |
·球面凹面反射镜的采用 | 第41-42页 |
·光纤的选择 | 第42-43页 |
·分光检测单元 | 第43-47页 |
·光学系统 | 第43-44页 |
·紫外增强线阵CCD检测和控制系统 | 第44-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4 MPT-AES直接检测微米级大气颗粒物中的有害重金属元素 | 第49-63页 |
·概述 | 第49-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1页 |
·实验样品的配制 | 第51页 |
·实验方法及条件 | 第51-52页 |
·有害重金属元素的MPT-AES定性检测 | 第52-53页 |
·实验条件优化 | 第53-57页 |
·元素分析谱线的选择 | 第53-54页 |
·微波功率的影响 | 第54页 |
·等离子体观测高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屏蔽气流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载气流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分析性能 | 第57-60页 |
·几个重要的概念 | 第57-58页 |
·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 第57-58页 |
·检出限 | 第58页 |
·工作曲线和精密度 | 第58-60页 |
·检出限 | 第60页 |
·进样效率和记忆效应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3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工作总结 | 第63页 |
·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