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皮科论文--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论文

解郁滋肾消痤汤联合耳穴压豆及火针治疗肝郁气滞、肾阴亏虚型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提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临床研究第9-21页
    一、病例选择标准第9-10页
        (一)诊断标准第9页
        (二)痤疮病情分级标准第9页
        (三)纳入病例标准第9-10页
        (四)排除病例标准第10页
        (五)剔除标准第10页
    二、研究方法第10-16页
        (一)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第10页
        (二)治疗方案第10-11页
        (三)疗程第11页
        (四)观察指标第11-15页
        (五)疗效判定第15-16页
        (六)不良反应观察第16页
        (七)统计方法第16页
        (八)对比分析第16页
    三、一般资料分析第16-18页
        (一)年龄比较第16-17页
        (二)疗程比较第17页
        (三)发病诱因比较第17-18页
    四、临床研究结果第18-21页
        (一)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第18页
        (二)治疗前后全身症状积分比较第18页
        (三)两组临床痊愈率比较第18-19页
        (四)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第19页
        (五)不良反应统计表第19页
        (六)随访情况统计表第19-21页
讨论第21-29页
    一、祖国医学对痤疮及迟发性痤疮的认识第21页
        (一)古代文献论述第21页
        (二)痤疮的中医病因病机第21页
    二、现代认识第21-22页
    三、中医对迟发性痤疮的治疗第22-23页
        (一)内治法第22页
        (二)大椎刺血拔罐第22页
        (三)耳穴压豆基础概况第22页
        (四)火针治疗第22-23页
    四、西医对迟发性痤疮的研究第23-24页
        (一)迟发性痤疮的发病特点第23页
        (二)病因病机第23-24页
        (三)治疗第24页
        (四)其他治疗第24页
    五、导师对本病的学术经验第24-27页
        (一)处方组成第25页
        (二)组方分析第25-27页
    六、耳穴压豆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第27-28页
    七、火针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第28页
    八、研究结果分析第28-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综述第32-39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附录第39-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著作第44-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切应力对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下一篇:Mac-1-FP融合蛋白在CHO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及CHO细胞对PMA反应的某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