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肌酐水解酶菌株的分离及酶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Ⅰ 前言 | 第12-20页 |
1 肌酐的检测方法 | 第12-16页 |
·化学方法 | 第12-13页 |
·Jaff(?)反应方法 | 第12页 |
·Jaff(?)反应的修改方法 | 第12-13页 |
·酶促方法 | 第13-15页 |
·微生物降解肌酐的途径 | 第13-14页 |
·各种酶促肌酐测定方法 | 第14-15页 |
·电气化学方法 | 第15-16页 |
·电位计法生物传感器 | 第15-16页 |
·电流计生物传感器法 | 第16页 |
·各种肌酐测定方法的评估 | 第16页 |
2 肌酐水解酶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产肌酐水解酶的微生物 | 第16-17页 |
·肌酐水解酶的生物学特性 | 第17-19页 |
3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Ⅱ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1 材料 | 第20页 |
·分离源 | 第20页 |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细菌富集培养基 | 第20页 |
·细菌分离培养基 | 第20页 |
·基础培养基 | 第20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0-26页 |
·产肌酐水解酶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 第20-21页 |
·富集 | 第20-21页 |
·纯化 | 第21页 |
·菌株的产酶鉴定 | 第21页 |
·粗酶液的制备 | 第21页 |
·肌酐水解酶的测定方法 | 第21页 |
·菌株42-1的鉴定 | 第21-22页 |
·细菌形态观察 | 第21页 |
·生理生化特征 | 第21-22页 |
·16S rDNA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 | 第22页 |
·菌株42-1产肌酐水解酶的发酵条件研究 | 第22-23页 |
·不同氮源对菌株42-1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22页 |
·不同碳源对菌株42-1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22-23页 |
·初始pH对菌株42-1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23页 |
·通气量对菌株42-l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23页 |
·诱导物对菌株42-1产肌酐水解酶的影响 | 第23页 |
·肌酸对菌株42-1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23页 |
·培养温度对菌株42-1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23页 |
·金属离子对菌株42-1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23页 |
·酶的提取与纯化 | 第23-25页 |
·蛋白浓度测定 | 第23页 |
·酶的透析 | 第23-24页 |
·细胞的培养及破碎 | 第24页 |
·热处理 | 第24页 |
·硫酸铵分级沉淀 | 第24页 |
·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 | 第24页 |
·Toyopearl HW-65C疏水层析 | 第24页 |
·酶的纯度及分子量测定 | 第24-25页 |
·酶的特性 | 第25-26页 |
·酶的最佳反应pH | 第25页 |
·酶的pH稳定性 | 第25页 |
·酶的最佳反应温度 | 第25页 |
·酶的热稳定性 | 第25页 |
·Km值的确定 | 第25页 |
·不同化学物质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25-26页 |
Ⅲ 结果与分析 | 第26-43页 |
1 产肌酐水解酶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第26-27页 |
·初筛 | 第26页 |
·复筛 | 第26-27页 |
2 产肌酐水解酶菌株42-1的鉴定 | 第27-28页 |
·形态学观察 | 第27-28页 |
·生理生化特征 | 第28页 |
·菌株42-1的16S rRNA序列分析 | 第28页 |
3 菌株42-1的产酶条件 | 第28-36页 |
·氮源 | 第28-30页 |
·不同氮源对菌株42-1产酶的影响 | 第28-29页 |
·氮源浓度对菌株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碳源对菌株42-1产酶的影响 | 第30-31页 |
·通气量对菌株42-1产酶的影响 | 第31-32页 |
·培养基起始pH对菌株42-1产酶的影响 | 第32页 |
·不同诱导物对菌株42-1产酶的影响 | 第32页 |
·肌酸对菌株42-1产酶的影响 | 第32-34页 |
·肌酸加入时间对菌株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浓度肌酸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第34页 |
·培养温度对菌株42-1产酶的影响 | 第34-35页 |
·金属离子对菌株42-1产酶的影响 | 第35-36页 |
·最优发酵条件 | 第36页 |
4 酶的提取与纯化 | 第36-38页 |
·粗酶液的制备 | 第36页 |
·热处理 | 第36页 |
·硫酸铵分级沉淀 | 第36页 |
·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柱层析 | 第36-37页 |
·Toyopearl HW-65C疏水层析 | 第37-38页 |
·肌酐水解酶提纯结果 | 第38页 |
5 肌酐水解酶的特性 | 第38-43页 |
·酶作用的最适pH与pH稳定性 | 第38-39页 |
·酶作用的最适pH | 第38页 |
·酶的pH稳定性 | 第38-39页 |
·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与热稳定性 | 第39-40页 |
·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 第39页 |
·酶的热稳定性 | 第39-40页 |
·酶的Km值 | 第40页 |
·不同化学物质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酶的纯度及分子量测定 | 第41-43页 |
Ⅳ 讨论 | 第43-46页 |
Ⅴ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