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知识和面向目标的非功能需求建模技术及工具的研究

第一章 需求工程及其建模分析技术综述第1-23页
 1.1 什么是软件需求?第11-13页
 1.2 非功能需求研究概述第13-15页
 1.3 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技术概况第15-17页
 1.4 面向目标的需求分析第17-19页
 1.5 需求工程的自动化第19页
 1.6 典型的面向目标的需求分析方法第19-22页
  1.6.1 i~*框架第20-21页
  1.6.2 KAOS方法第21-22页
 1.7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非功能需求的定义及其描述第23-49页
 2.1 概述第23-24页
 2.2 软件非功能需求及其描述方法第24-30页
  2.2.1 不同领域的软件非功能需求描述第24-25页
  2.2.2 软件非功能需求的分类第25-28页
  2.2.3 非功能需求的相关性及其优化平衡第28-29页
  2.2.4 非功能需求的描述方法第29-30页
 2.3 性能(Performance)第30-36页
  2.3.1 性能概述第30-31页
   2.3.1.1 性能定义第30页
   2.3.1.2 性能描述方法第30-31页
  2.3.2 性能描述参数第31-33页
   2.3.2.1 响应时间(Latency)第31-32页
   2.3.2.2 吞吐量(Throughput)第32页
   2.3.2.3 容量(Capacity)第32-33页
   2.3.2.4 模式(Modes)第33页
  2.3.3 性能影响因素第33-35页
   2.3.3.1 要求(Demand)第33-34页
   2.3.3.2 系统(System)第34-35页
  2.3.4 性能获得方法第35-36页
   2.3.4.1 合成(Synthesis)第35页
   2.3.4.2 分析(Analysis)第35-36页
 2.4 可靠性(Dependability)第36-43页
  2.4.1 可靠性概述第36页
   2.4.1.1 可靠性定义第36页
   2.4.1.2 可靠性描述方法第36页
  2.4.2 可靠性描述参数第36-38页
   2.4.2.1 实用性(Availability)第37页
   2.4.2.2 可依赖性(Reliability)第37页
   2.4.2.3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第37-38页
   2.4.2.4 健壮性(Robustness)第38页
   2.4.2.5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第38页
   2.4.2.6 完整性(Integrity)第38页
  2.4.3 可靠性损伤第38-40页
   2.4.3.1 失败(Failures)第38-39页
   2.4.3.2 错误(Errors)第39页
   2.4.3.3 缺陷(Faults)第39-40页
   2.4.3.4 可靠性损伤之间的关系第40页
  2.4.4 可靠性获得方法第40-43页
   2.4.4.1 缺陷容忍(Fault Tolerance)第41页
   2.4.4.2 缺陷消除(Fault Removal)第41-42页
   2.4.4.3 缺陷预测(Fault Forecasting)第42-43页
 2.5 安全性(Security)第43-48页
  2.5.1 安全性概述第43-44页
   2.5.1.1 安全性的环境因素第43页
   2.5.1.2 安全性定义第43-44页
   2.5.1.3 安全性描述方法第44页
  2.5.2 安全性描述参数第44-46页
   2.5.2.1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第44-45页
   2.5.2.2 完整性(Integrity)第45-46页
   2.5.2.3 实用性(Availability)第46页
  2.5.3 安全性影响因素第46-47页
   2.5.3.1 接口第46-47页
   2.5.3.2 内部操作第47页
  2.5.4 安全性获得方法第47-48页
   2.5.4.1 合成第47-48页
   2.5.4.2 分析第48页
 2.6 本章结束语第48-49页
第三章 基于知识支持的面向目标的非功能需求建模分析方法第49-64页
 3.1 面向目标的建模第49-51页
  3.1.1 目标建模第49-51页
  3.1.2 目标描述第51页
 3.2 GONFR建模分析第51-56页
  3.2.1 意愿元素第52-53页
  3.2.2 意愿关系第53-54页
  3.2.3 行为者第54-55页
  3.2.4 依赖关系第55页
  3.2.5 相关关系第55-56页
 3.3 GONFR中面向目标推理机制第56-60页
  3.3.1 目标验证第56-57页
  3.3.2 面向目标的需求加工第57-59页
  3.3.3 面向目标的需求冲突管理第59页
  3.3.4 面向目标的冲突协调第59页
  3.3.5 备选方案的选择第59-60页
 3.4 基于知识支持的面向目标的非功能需求建模分析方法第60-63页
  3.4.1 面向目标的建模分析方法第60-61页
  3.4.2 基于知识支持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第61-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GONFR支撑工具——GONFR_TOOL的研究第64-70页
 4.1 GONFR_TOOL的体系结构第64页
 4.2 UML及其拓展机制第64-67页
  4.2.1 UML的架构第65页
  4.2.2 UML的核心语义及其拓展机制第65-67页
 4.3 用UML的拓展机制描述GONFR的元素第67-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实例研究第70-76页
 5.1 概述第70页
 5.2 目标系统的需求分析第70-74页
 5.3 用UML的拓展机制协助系统实现第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3页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高速熔融纺丝纤维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硅烷交联聚乙烯配方、工艺和专用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