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裴度与洛阳 | 第8-19页 |
第一节 裴度任职洛阳的时间、原因 | 第8-9页 |
第二节 裴度的集贤里宅园和午桥庄别墅 | 第9-12页 |
第三节 裴度在洛阳的文酒活动 | 第12-19页 |
第二章 牛僧孺与洛阳 | 第19-26页 |
第一节 牛僧孺在洛阳的任职时间及任职原因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牛僧孺的归仁里宅园和城南别墅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牛僧孺在洛阳的生活及交游 | 第21-26页 |
第三章 身不由己的李德裕 | 第26-46页 |
第一节 李德裕到洛的时间、任职及原因 | 第26-30页 |
第二节 李德裕的洛阳平泉山居 | 第30-36页 |
第三节 李德裕的退居、归隐思想 | 第36-42页 |
第四节 平泉诗的形式、意象及意境特点 | 第42-46页 |
第四章 小园主人白居易 | 第46-111页 |
第一节 白居易与履道池台 | 第46-60页 |
第二节 白居易在洛的交游生活 | 第60-76页 |
第三节 白居易晚年的家庭生活 | 第76-82页 |
第四节 自居易在洛的编辑活动 | 第82-87页 |
第五节 白居易晚年的佛教生活 | 第87-95页 |
第六节 白居易晚年思想 | 第95-111页 |
第五章 综论 | 第111-120页 |
第一节 唐代洛阳职官设置与闲适文人群的形成 | 第111-117页 |
第二节 晚唐二十年洛阳诗坛现象的地域文化根源 | 第117-120页 |
结语 | 第120-121页 |
唐大和三年至大中二年(829~848)洛阳诗坛年表 | 第121-130页 |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 第130-134页 |